老人們常說“白粥養(yǎng)胃”,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覺得這稀薄的粥水提供不了足夠的“營養(yǎng)”。但對于平素脾虛不足的人來說,很多滋膩的補藥都會增加脾胃的負擔,吃完以后胃脹痞滿,反而不如一碗“米油滿滿”的白粥來得舒服。不僅大米自身可入藥,未去殼的稻谷浸水催芽后,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具有更多功效。
消解“甜食”
說起稻芽,不少人都會想到各種消食開胃的中成藥,例如七星茶、健胃消食片里都有它。很多小孩子如果胃口不好、兼長得瘦弱些,家長便會懷疑孩子是“食積”,開始吃各種“化積”藥。其實,食積多見于飽食過度的情況,現今的孩子胃口差更多是因為脾虛,需要用補脾健脾藥,加上一點溫和的消食開胃藥即可,例如稻芽。
而且,幾種不同的消食藥也“各有所長”,要根據食積的原因“定向投放”:如山楂、砂仁善于治療肉食積滯,而青皮、肉桂則適合水果生冷造成的食積;如果是米面或是甜食過多導致的積滯,那么稻芽是最“對口”的。
不止消食
除了消食,稻芽還具有一定溫中止瀉的功效。脾胃虛寒、容易拉肚子的人,外出時不妨備上幾包稻芽,腹瀉時可以給自己泡一杯茶。和蒙脫石散等“收斂”類的止瀉藥不同,稻芽是通過健脾胃、促運化的方式,以使得“下泄”的津液轉為上行,就像發(fā)芽的小草會從土里“抽取”更多的水分一樣,最終達到止瀉的作用。胃腸炎導致的急性腹瀉過后,也不妨喝點稻芽茶,可以幫助脾胃恢復功能。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