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羅小衛(wèi)
阿里巴巴[微博]集團(以下簡稱阿里)第二次赴港IPO,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阿里2007年于港交所主板上市,B2B業(yè)務引人追捧,而此次IPO之旅卻不順利。
阿里堅持香港并不接受的合伙人制度。馬云[微博]認為,此機制能傳承公司使命、愿景和價值觀,確保阿里創(chuàng)新不斷,組織更加完善,在未來更加靈活,更有競爭力。
馬云的堅持并未得到市場認可,普遍觀點認為合伙人制度是其長期掌控阿里的手段。甚至有觀點認為,其借鑒的治理模式是“可笑”的“元老院”,俠客花名的背后是“教皇思路,極權思想”。
折戟香港市場,阿里赴美IPO也非易事。分析師認為,阿里赴美存在市值、與雅虎關系、潛力失去控制權、熟悉程度、支付寶[微博]事件、制度等六大隱患。
如今,阿里集團IPO何去何從,或許馬云也處在糾結之中。
失意港交所
“還沒有具體規(guī)劃!”10月14日,阿里相關人員告訴《企業(yè)觀察報》記者,現(xiàn)在阿里IPO下一步的具體時間、地點都還沒確定。
10月10日,阿里巴巴CEO陸兆禧對外宣稱,“我們決定不選擇在香港上市。”這似乎意味著喧囂一時的阿里與港交所因合伙人制度產業(yè)的IPO分歧告一段落。
就在陸兆禧表態(tài)的前一天,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立法會上表示,香港的上市規(guī)則規(guī)定不能設有雙重股權,為了保障投資者權益,必須堅持同股同權的原則,港交所無意就新股采取不同股權制度上市進行公眾咨詢。
陳家強的表態(tài),對馬云來說無異于一記悶棍,直接將其在港以合伙人制度實現(xiàn)阿里IPO的夢想擊碎。這意味著阿里與港府在IPO問題上多時博弈的談判破裂。
這一博弈一直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熱鬧程度不亞于當年馬云操盤的“支付寶股權變遷事件”。
今年7月,香港媒體透露,阿里集團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正式啟動在港上市程序,預期10月份掛牌。自馬云從雅虎手中回購半數(shù)股權以來,阿里IPO一直是市場期待的看點。然而,人們卻未能看到馬云重演當年B2B業(yè)務IPO上市的神話,而是雙方的巨大紛爭。
紛爭的焦點在于阿里所堅持的,以“由少數(shù)管理層對公司實現(xiàn)掌控”的合伙人制度。該制度將允許包括馬云在內的合伙人在上市后,提名半數(shù)以上的董事,以保證對公司的控制權。這與香港資本市場奉行“同股同權”、“一股一票”標準不符,由此引發(fā)博弈。
進入9月,交鋒愈演愈烈。阿里試圖調動一切力量說服香港監(jiān)管機構,9月10日,阿里14周年慶的當天,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一封公開信中強調了其所奉行的合伙人制度。馬云表示,阿里從4年前放棄“創(chuàng)始人”的說法,開始合伙人制度。經過3年的試運營,阿里已經產生了28位合伙人。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