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得一提的是,在取得行業(yè)領導者地位后,這家企業(yè)并沒有沾沾自喜、裹足不前。在意識到過去應用于冶金領域的大批量同質化的單一防銹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之后,沈陽防銹率先進行了被稱作“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轉型升級,向小批量個性化綜合性防銹領域進軍。
有這樣一批中小型企業(yè),它們的銷售額不起眼,卻占有本行業(yè)市場的主要份額;它們埋頭創(chuàng)新,卻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里。
在中國裝備制造業(yè)防銹防護領域,沈陽防銹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沈陽防銹” )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的“隱形冠軍”,低調,專注,并有著獨特的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取得行業(yè)領導者地位后,這家企業(yè)并沒有沾沾自喜、裹足不前。在意識到過去應用于冶金領域的大批量同質化的單一防銹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之后,沈陽防銹率先進行了被稱作“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轉型升級,向小批量個性化綜合性防銹領域進軍。
低調的行業(yè)龍頭
銹蝕是金屬制造業(yè)的致命毒藥。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因金屬腐蝕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7000億~10000億美元。其中,英國近年來因腐蝕造成的損失平均達100億英鎊,占GDP的3.5%;德國的損失約為450億德國馬克,占GDP的3.0%;美國年腐蝕損失達3000多億美元,占GDP的4.2%。
“中國制造業(yè)每年的銹蝕損失高達萬億,而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可以通過采取正確防銹措施避免的。”在中工聯創(chuàng)國際裝備制造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剛看來,防銹是一個目前還不被重視,卻又亟需被重視的產業(yè),它不直接創(chuàng)造價值,而是通過減少銹蝕損失體現自身價值。
說到我國防銹防護領域的龍頭老大,張曉剛毫不猶豫地報出“沈陽防銹”的名字。“這家企業(yè)的市場占有率多年來都是第一。”他告訴《機電商報》記者,雖然該企業(yè)規(guī)模算不上非常大,但在業(yè)內卻是首屈一指的領軍者。
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沈陽防銹銷售經理陳實表示,在防銹領域,沈陽防銹的市場份額已經占到三成以上,近幾年公司銷售收入的年均增速在20%~30%左右,“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都不如我們”。
陳實介紹,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的沈陽防銹,已經在中國金屬防銹防護領域浸淫了二十多年,是一家國家級的高新技術企業(yè),2012年公司實現年銷售收入5.7億元,已經連續(xù)多年在銷售收入、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等方面均以較大優(yōu)勢位居同行業(yè)首位。
據了解,中國裝備制造業(yè)的平均銹蝕率約為3%~5%,而沈陽防銹為其服務的行業(yè)減少了三成以上的損失。但沈陽防銹并不滿足于僅僅在國內市場稱雄。“我們有多款產品的工藝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水準,并在國內最早將氣相防銹包裝材料從軍事裝備應用擴展到冶金、裝備制造、航天航空、電子電器等重要領域,接下來我們也計劃進一步開拓國外市場。”陳實說。
轉型升級樣本
防銹需求起源于軍工產業(yè),發(fā)展壯大于冶金產業(yè),最終將邁向裝備制造產業(yè)。沈陽防銹常務副總劉艷霞告訴記者,目前,軍工和冶金領域的防銹市場已經相對成熟和飽和,而裝備制造業(yè)對防銹的整體認識還明顯不足,但需求量卻已經在迅速增長。
“這意味著,以前應用于冶金領域的大批量同質化的單一防銹方式已經落伍,小批量個性化的綜合性防銹需求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張曉剛認為,為了滿足新的市場需求,整個防銹行業(yè)正面臨著一次大規(guī)模的轉型升級。
早在數年前,沈陽防銹就敏銳地洞察到新市場巨大的潛在需求。在取得行業(yè)領導者地位后,這家企業(yè)并沒有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而是率先進行轉型升級。沈陽防銹董事長劉洪文將這次轉型稱作“二次創(chuàng)業(yè)”。
劉艷霞介紹,“二次創(chuàng)業(yè)”主要從兩方面做起:一是以全流程防銹為支撐,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提升服務能力,向“雙高”方向轉型,從生產型制造業(yè)邁向服務型制造業(yè);二是以金屬防銹防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基礎,整合業(yè)內外上下游資源,延伸產業(yè)鏈,擴展服務范圍,促進整個行業(yè)技術進步。
所謂“全流程防銹”的理念最早由劉洪文提出,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即防銹診斷全流程、客戶對接全流程和商務對接全流程。為此,沈陽防銹在創(chuàng)業(yè)期就開始建設數據庫,這在當時被不少人視作“奢侈”的舉動,事后被證明是富有先見且極具成效的。
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公司開始向“雙高”轉型——打入高端市場,提供高附加值服務。一方面,沈陽防銹獲得了中原內配、奇瑞汽車、寶馬汽車、三菱發(fā)動機等眾多高端客戶的認可;另一方面,超越只是賣防銹產品的初級階段,而是向客戶提供全流程的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沈陽防銹將原來企業(yè)內部的技術中心進行升級,建立了國內首家金屬防銹防護技術公共服務平臺(MAPT)。業(yè)內人士將其比作“防銹醫(yī)院”,隨時準備接待各類“患者”。
該平臺負責人白芳告訴記者:“公共服務平臺的專家團隊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國內外防銹領域知名專家;二是防銹上下游的技術專家;三是防銹產品生產企業(yè)的專家”。換言之,這是一個“來自行業(yè)服務行業(yè)”的公共平臺。
這一舉措為沈陽防銹拓寬了服務領域,使得公司在原有金屬防銹服務的基礎上,還增加了產品防護服務。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出口到國外的機床等整機產品的包裝均由沈陽防銹完成。(中工聯創(chuàng)國際裝備制造研究中心 張曉剛 廣闊 賈艷偉 田苗苗 何珺)
注:以上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也不代表本網站的價值判斷。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