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的地方志里,漢口為何稱為武當山的‘隨口’?蒙古侵入中原時,武當山百姓為何遷移武昌?元代武昌鑄造的古銅殿,為何安放在武當山?明代大修武當?shù)臅r候,黃鶴樓下發(fā)生了怎樣的‘神異’事件?”
今年10月,武漢電視臺《問津國學》欄目將演播現(xiàn)場搬到了武當山逍遙谷,湖北省武當文化研究會會長、華中師大教授楊立志在此解讀了武漢與武當“千年文脈一水通”的文化關聯(lián)。
由市政協(xié)、市委宣傳部、武漢問津國學文化促進中心、武漢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主辦的武漢地區(qū)第一檔國學類電視欄目《問津國學》,倡導“尋訪國學源點”,即走進國學典籍發(fā)生地進行國學講座,探尋文化源流,先后赴十堰、黃陂、孝感等文化“源點”錄制了節(jié)目。
該欄目制片人王光艷昨日介紹,《問津國學》時長30分鐘,采取周播形式,去年12月9日開播,一年來已播出80期;欄目以坐落于武漢市新洲區(qū)舊街孔子河畔的 文化圣地——問津書院命名。
今年11月,《問津國學》邀請 木蘭文化研究專家黎世炎,在木蘭山勝景廣場錄制了兩期探尋“木蘭文化”的節(jié)目。該節(jié)目挖掘了“忠孝勇節(jié)”的文化內涵,還為近年涌現(xiàn)的“信義兄弟”等一批木蘭故里的道德楷模作文化尋根式探析。
本月22日、29日,《問津國學》將播出兩期“孝傳古今”節(jié)目,是在董永故里孝感市錄制的,邀請的專家是中華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教授。
《問津國學》還請到一批全國文化名家上節(jié)目。今年4月,欄目組請 文化學者于丹,來漢解讀武漢地域文化;此后又邀請 作家、學者王蒙,來漢暢談“大同理想與大國境界”。
作家熊召政、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武漢大學史學教授馮天瑜等,也就一些熱點國學話題錄制過節(jié)目。
王光艷介紹說,目前國內6家電視臺10檔國學類電視節(jié)目中,《問津國學》在倡導“尋訪國學源點”方面,率先行動,不僅深受本地觀眾追捧,在美國、韓國、東南亞也擁有一批粉絲。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