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魷魚,主要原因是:李白口風(fēng)不嚴,泄露了宮廷秘密。那么,李白究竟泄露了哪些宮廷秘密呢?
其實,李白是作為文學(xué)侍從(用今天的話說,是“娛樂人士”)被召進京、出入宮廷的,唐明皇待他,說白了就是“俳優(yōu)蓄之”。表面上看很客氣、很親昵,但實際上始終沒有把李白當(dāng)作經(jīng)世濟民的政治人才。因此,李白擔(dān)任翰林供奉的一年半時間里,不可能接觸到任何政治事務(wù)。換言之,李白不可能泄露什么政治機密。
李白資料圖
李白所能泄露的,只能是帝王愚暗和宮闈穢聞一類事情。
范傳正說,李白“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溫室樹”。“溫室樹”是一個歷史故事,漢朝人孔光(孔子的十四世孫),成帝時官至尚書令,他為人謹慎周密,從不跟家人說起有關(guān)朝廷的任何事情。一天,有人問他:“溫室殿(漢朝長樂宮、未央宮都有溫室殿)院子里都種著什么樹木?”孔光默然不答,把話題岔開 了。后來就以“溫室樹”代指宮廷秘密。很顯然,李白不是孔光一類人物,他是一個嗜酒如命、酒后又口沒遮攔的人。不難想象,“長安市上酒家眠”的時候,李白一定曾經(jīng)講述過自己在宮廷中的見聞。從他喜歡在詩歌中發(fā)牢騷這一特點推測,喝醉酒的時候,李白還有可能諷刺、痛罵過唐明皇及其身邊若干人,例如楊貴妃和安祿山。
說過的話,早已隨風(fēng)而逝。但是,他的詩歌,有一部分得以保存至今。從一些詩歌中看,李白確實是諷刺過皇帝、泄露過宮幃穢聞的。
例證之一《烏棲曲》: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猶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烏棲曲》是樂府舊題,梁元帝、徐陵等人用這題目所寫的作品,都是描寫男女夜間親昵歡愛題材的。前人指出,李白這一首詩是借古諷今之作,即:借吳宮往事諷刺唐明皇與楊貴妃的夜飲作樂。
李白資料圖
例證之二《古風(fēng)》其四十三:
周穆八荒意,漢皇萬乘尊。淫樂心不極,雄豪安足論?
西海宴王母,北宮邀上元,幩勥z歌,玉杯竟空言。
靈跡成蔓草,徒悲千載魂。
這一首詩的意思所在,前人有指出是諷刺唐玄宗好神仙之道的,也有人指出是諷刺唐玄宗縱欲取樂的,王母、上元比喻女寵——楊貴妃。其實兩說可以合為一說,唐玄宗是既好神仙,又耽女色的。
例證之三《上元夫人》:
上元誰夫人?偏得王母嬌。嵯峨三角髻,馀發(fā)散垂腰。
裘披青毛鐵,身著赤霜袍。手提嬴女兒,閑與鳳吹簫。
眉語兩自笑,忽然隨風(fēng)飄。
李白研究專家安旗先生認為,詩中的王母、上元喻指楊貴妃與其姊虢國夫人,贏女兒喻指武惠妃女太華公主。整首詩寫楊氏家族為了鞏固受寵地位,以聯(lián)姻為手段,促成楊貴妃堂弟楊錡與太花公主的婚事(《李太白別傳》104頁)。也就是說,詩中含有諷刺楊家以婚姻作為政治交易的意思。
李白資料圖
例證之四《古風(fēng)》其五十五:
齊瑟彈東吟,秦弦弄西音?犊畡宇伷,使人成荒淫。
彼女佞邪子,婉孌來相尋。一笑雙白璧,再歌千黃金。
珍色不貴道,詎惜飛光沉?安識紫霞客,瑤臺鳴素琴?
這首詩更厲害,直接諷刺唐玄宗耽于女色淫樂、賞賜無度等行為,認為那是虛擲光陰,荒廢國政。
例證之五《寓言三首》其三:
長安春色歸,先入青門道。綠楊不自持,從風(fēng)欲傾倒。
海燕還秦宮,雙飛入簾櫳。相思不相見,托夢遼城東。
這一首詩,前人已經(jīng)指出是諷刺楊貴妃的。安旗先生進而認為,“遼城東”指的是幽州,代指安祿山。因為,幽州乃范陽節(jié)度使轄境,而安祿山當(dāng)時正擔(dān)任范陽節(jié)度使。他認為,“綠楊”就是指安祿山、楊貴妃,“海燕”“雙飛”比喻二人已成淫亂之勢。楊貴妃、安祿山是否已有淫亂行為我們無法肯定,但是他們的關(guān)系曖昧、舉止不雅,是屢見載籍的。李白由于初入宮廷時,有過多次隨從唐明皇游樂的機會,唐明皇對他也不甚設(shè)防,故而對楊貴妃、安祿山的關(guān)系比較了解。
李白資料圖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一個故事,一次唐玄宗在便殿宴請翰林學(xué)士,問李白:“朕跟天后(武則天)用人表現(xiàn)怎么樣?”李白回答道:“天后用人,如同小孩子買瓜,不管香味,只取個兒肥大的……”。我認為,這里的“天后”很可被李白借指楊貴妃,安祿山就是體形肥大之人。有文獻記載,高力士因為恥于李白在皇帝面前讓自己給他脫靴子,向楊貴妃說過李白的壞話?梢韵胂螅畎妆惶菩谥鸪鰧m廷,跟楊貴妃是有一定關(guān)系的。李白可能早就看出了楊貴妃、安祿山曖昧關(guān)系的苗頭,并且感到厭惡。
李白之所以會諷刺君主、說出宮廷見聞,一方面跟李白的性格有關(guān)。一生都不脫孩子氣的李白,對他所深感不滿的事情,做不到隱忍不發(fā)。另一方面,李白也可能是有意效法古代圣賢(例如周公的“金滕之書”),為了表現(xiàn)對君主、王朝的忠心,要為當(dāng)世立存照,為后世作警戒。換句話說,他這么做是為了李唐王朝的長久利益。
李白的上述表現(xiàn),在后世讀者看來,當(dāng)然是可愛的。但是,對于當(dāng)事的唐明皇等人,對于李唐王朝的面子,是大為不利的。
李白資料圖
逐出朝廷,那是必須的。
其實,從詩歌中看,比起杜甫,李白的諷刺君主、泄露宮幃秘密,還是較為溫和、含蓄的。杜甫詩歌中揭露、諷刺語言的尖銳、有力,遠遠超過了李白。大概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唐明皇驅(qū)逐李白的時候,還能保持表面上的客氣,給了他一大筆錢。
有人說,假如李白真是泄露過宮闈秘密,早就被殺掉了。這是不了解唐朝風(fēng)氣和唐朝皇帝的外行話,大唐王朝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氣、大度得多。那時候的言論是相當(dāng)自由的,文人說幾句怪話、壞話,不會有人追究;那時候的皇帝是相當(dāng)自信的,不會動不動就使用國家暴力機器,鉗人口舌,取人性命。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