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詩人談唐詩:人類所有體驗都能從中找到相應表達(2)
時間:2013-01-29 21:54   來源:川北在線綜合   責任編輯:毛青青

  關于文化的定義,可能有200多種。我個人更傾向于余秋雨的觀點——文化就其過程而言,叫“以文化人”;就其成果而言,叫“集體人格”;蛘哒f所謂的文化,就是人類社會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當中,與物質文明相適應,以文化人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所形成的最終成果,集體人格。

  文化在于攻心,在于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文化的力量最終會超過權力的力量。北宋 宰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平天下,半部論語治太平”。這從某個意義上講,更加強調了文化的力量。

  再來講講什么叫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不同于鄉(xiāng)村文化,因為鄉(xiāng)村文化的基礎是農(nóng)業(yè)文明,城市文化的基礎是工業(yè)文明和后工業(yè)文明。所以說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城市的形成、功能、格局、演化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什么是武漢的城市文化呢?武漢作家董宏猷說過,武漢文化特別是漢口文化來源于碼頭文化。我覺得這個說法是正確的。碼頭文化正是武漢城市史最初的胎記,你不能否認它,也不能鄙視它。碼頭文化有它積極的一面,敢于冒險,敢于嘗鮮,敢于探索未知領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團隊合作。如果說將碼頭文化用現(xiàn)在的武漢精神來概括的話,碼頭文化首先是一種敢為人先的文化。但是碼頭文化有一個致命缺陷,在追求卓越方面做得不夠,淺嘗即止,小富即安。我個人認為這是碼頭文化的弊端,需要加以揚棄。我們應當大力弘揚“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對一些“老習慣”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詩歌是語言的 形式

  “人類所有體驗都可以在唐詩中找到相應表達。要讀懂中華文化的精髓,一定要背唐詩”

  我們現(xiàn)在來談談詩歌。我經(jīng)常和“魯迅文學獎”得主車延高談論詩歌。他曾說:“中國的文明史可以說就是中國的詩歌史。詩歌是語言的 形式。”我很認同這個觀點。中國從《詩經(jīng)》、《楚辭》、《漢樂府》到唐詩,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一個巔峰階段。人類所有體驗都可以在唐詩中找到相應表達。要讀懂中華文化,掌握中華文化的精髓,一定要背唐詩。背唐詩倒不是意味著你寫詩的時候一定要生搬硬套,而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對你的氣質性格等都是熏陶和提煉,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我剛上大學時,班上有位同學看《唐詩300首》。他說,讀這不光有意思,我還能背呢。后來我和這個同學形成了一種競爭關系,他背一首我背一首,后來我背了300首的時候,他背了500首。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