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李景彪:東漢字磚里的亳州
時間:2013-10-22 13:18   來源:網易藝術   責任編輯:

     1970年代,考古專家李燦先生對亳州市郊十多座東漢高規(guī)格的漢墓進行搶救式發(fā)掘,出土銀縷玉衣、象牙尺、珍珠、玉器、陶器、銅器多種,此外,還出土了一批漢代字磚,計562塊,約3000漢字,這些漢字承載信息豐富,書寫精美,對研究亳州及渦河流域文化經濟極具價值,是中國文化的奇葩。

    一、 漢字簡化何時始

     《北京唐代古墓發(fā)現簡體字》,《新華網》發(fā)布的這則消息很快被數十家媒體、網站轉載。文章介紹:北京房山2013年6月出土的唐代古墓中,除了發(fā)現雙層壁畫外,出土的墓志中還發(fā)現了簡體字。一些現當代才使用的“經”“銘”“繼”等簡體寫法,墓志中已存在,這些簡體字又有楷書、行書不同的書寫方法,筆畫簡潔。

    漢字簡化究竟始于何時?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亳州元寶坑出土的漢字磚中,有兩塊文字內容一樣,但書寫體例不一樣的字磚,頗耐人尋味。

     一是“會稽曹君”,有點隸味,兼有楷意,厚重典雅。另一個是簡寫的“會稽曹君”,其運筆空靈,“會”的書寫和現在行書一模一樣,“曹”字簡寫,“君”更是“動感十足”,整個書寫行云流水。這說明“簡化字”在東漢已經很流行,并且成熟成型,同時說明兩種書寫民間都存在。

     我們不好揣測書寫者是何種身份,是底層勞動者?亦是監(jiān)工?還是犯了錯誤,罰作勞役的官員?細讀磚字字體文化底蘊濃厚,龍飛鳳舞,狂草痕跡濃郁,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董園村一號墓出土的“謁湯都”,筆劃簡約,瀟灑奔放,是難得的狂草,李燦先生還居此考證出“蘭亭序”作者為王羲之,發(fā)表在《光明日報》上,平息了書法界多年紛爭。“牛頭也曹”,這塊帶有簡化風格的字磚,顯然是作磚者的詛咒漫罵,發(fā)泄內心的不滿,字體線條流暢,生動活潑。另有一磚,縱向刻寫4個字:“是是是后”。第一個字“是”的書寫,和現在一模一樣,有趣的后兩個“是”的書寫,均是簡寫,比第一個“是”的筆劃均少一至二筆,且靈活變化,傳遞著千年前的信息和文化。

     漢字的發(fā)展演變當中,一直存在著簡化的力量,每一次的簡化,都是漢字的塑身,使之更易書寫、學習、美觀,促進文化的普及和發(fā)展,漢代早已有之。從這個角度說,漢字簡化是實踐需要,而不是理論問題。

    1953年,新中國推行第一次漢字簡化,極大地普及了文化及各種知識,但也受到了一些詬病,認為破壞了漢字的構造之美,有的甚至傷了漢字的原意。

     目前,中國正處于一個歷史性大變革時期,隨著“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開辦,漢語在全球受到青睞,108個國家、400所孔子學院、2000余所高校開設漢語課程,吸引了愈來愈多的外國人學習漢語,但是那些幾十筆畫的漢字,常令外國人頭痛,感覺像“天書”一樣,難以書寫,不利中華文化推廣,從這個視角來看,漢字不但不能恢復繁寫,看來有必要再簡化一些,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民間及網友創(chuàng)造和使用了一些新的簡化漢字,有的很有智慧,很好看,并不突兀,我們要站在前人及現實的肩膀上,繼承、創(chuàng)新和揚棄。

    二、東漢亳州民間的詩歌創(chuàng)作

     曹氏宗族墓中出土的562塊字磚中,有的是感嘆,有的是抒懷,有的發(fā)牢騷,還有的是寫書信。有一塊磚上,作了一首五言詩:人為壁樂作,作壁正獨苦,卻來卻行壁,反是怒皇天。(壁長契)從詩的內容來看,是一個作磚的人發(fā)泄對現實的不滿,句式上是一首成熟的五言詩,且屬有作者姓名。

     五言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在漫長的歷史里,它以民間詩歌的形式藏于草根,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才正式登向文壇。

     東漢是詩體變化的一個重要時期,中國文學史告訴我們,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三百篇,分為“風、雅、頌”,詩體以四言為主。秦朝時代短暫,加上焚書坑儒,沒有留下詩歌作品,西漢時期,政府設立了樂府機關,朝野廟堂荒效,到處搜集民歌加以整理,文人詩創(chuàng)作頗為廖落,且主要是四言,五言詩在東、西兩漢不登大雅之堂,樂府機關不收,各種禮儀場合不用,故只能在民間流行。

     東漢時代,四言詩正處于鼎盛時期,曹操的《觀滄!、《短歌行》、《龜雖壽》等四言詩,均是中國詩歌方陣里扛鼎之作,燦若晨星,耀人眼目,毛澤東對《觀滄!方o以極高的評價。與此同時,五言詩也從民間漸成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流,文人開始用這種格式創(chuàng)作,雖然沒有 作品載入史冊,但作為主要文學形式走上歷史舞臺,作表作《古詩十九首》。

     曹操宗族墓中出土的五言詩,恰恰印證了五言詩在民間的流行和成熟。同時也印證了亳州在漢代就是一個詩歌創(chuàng)作活躍的地區(qū);诖,不難理解曹操遺留下來的詩歌里四言詩較多,五言詩僅9首。正是有了這些豐厚的文學土壤和群眾基礎,才開創(chuàng)了“建安文學”,才產生了建安七子,獨領一代風騷。

     三、曹憲墓為何在亳州?

    中央電視臺2013年6月6日播出了《東漢曹憲印》,為觀眾解讀曹操宗族墓群背后的故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但曹憲墓為何在亳州,仍語焉不詳,觀后心中仍有一個迷團。

     據史書記載,曹操共有7個女兒,大女兒名曹憲,為漢獻帝貴人,據《后漢書獻帝紀》、《三國志》記載,公元213年,曹憲與二妹曹節(jié)、六妹曹華一起入宮服侍漢獻帝,次年被封為貴人,漢獻帝的訂婚聘禮是束帛玄纁五萬匹。

    后來曹操因“玉帶詔”案,處死漢獻帝伏皇后,然后立曹節(jié)為皇后。曹丕稱帝后,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曹節(jié)被封為山陽公夫人,公元260年曹節(jié)病死,以漢朝的禮儀,合葬于獻帝的禪陵,謚號獻穆皇后。而曹憲、曹華因史書沒有記載,不知所終。如果不是后來亳州發(fā)現了曹憲墓,她將掩藏在厚重的歷史里,不為人知。

    1970年代,考古學家李燦先生主持發(fā)掘了亳州郊區(qū)的一批漢墓,其中有一座漢墓磚結構,墓內總長13.4米,寬6.42米,高1.82米,有前、中、后三室,墓門東向,南北各有一耳室,有走道相連。當年發(fā)掘時,墓中出土了一套精美的青銅套印,上面刻有印文,套印為方形獅紐,大獅懷抱小獅,造型別致、典雅,從實物看,應為三印套在一起,上面的印文,大印為“曹憲印信”,中套印文為“曹憲”,遺憾的是最小的一方印未發(fā)現。實物證明,此墓為曹憲墓葬。

    嫁出去的姑娘,怎么又回娘家安葬呢?這并不符合亳州一帶的風俗。也許,以下分析有助于解開人們心中的疑問。

    《三國志》、《后漢書》、《后漢書獻帝紀》記載,曹憲人美志高,一生無子,就是說曹憲是個漂亮且很有思想的人,曹操為鞏固政權,把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曹憲很可能是有想法的,加上漢獻帝雖為傀儡,對嫁來的曹家三姐妹卻是當賊來防,把她們看成是曹操的臥底,因此冷淡是少不了的,可以猜想,曹憲及姐妹在漢獻帝那兒過得并不快樂,這一點曹操本人恐怕也是清楚的,當曹憲在夫家感覺抑悶、憋氣,便回娘家長住。亳州至今仍有這一風俗。

    漢亡魏立后,劉協禪讓皇位,漢獻帝遣散自己的皇宮嬪妃時,曹憲趁機提出回娘家,并終老亳州故里。

    曹操是個“改革”者,他眼里沒有陳規(guī)陋俗,史載操“逢流俗必破之”,作為一世梟雄,他深知三個女兒的不幸福,尤其是有獨立思考的曹憲,而曹操猶是一個愛才如命的人,他發(fā)布的“求賢令”,他對待蔡文姬的態(tài)度均證明這一點,有才華有思想的曹憲可能是他的心結,對曹憲破例安排家人接回娘家,也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答案。

    曹憲為何葬在亳州,我們期望在厚厚的歷史里繼續(xù)尋找證據,支撐上述觀點。

    四、東漢時代亳州的釀酒、飲酒與禁酒

    被譽為“酒中牡丹”的古井貢酒,其前身是曹操獻給漢獻帝的“九醞春酒”,《后漢書》記載,建安六年(公元196年),曹操向漢獻帝獻“九醞春酒法”,這說明,當時亳州地區(qū)的釀酒已是華夏一流水平。

     酒是農業(yè)和工業(yè)發(fā)達的標志,釀酒業(yè)背后代表的是物質生產和消費的興盛。曹操所處時代,正是戰(zhàn)亂、饑荒年代,曹操曾下令禁酒,仍有酒喝,印證了渦河流域農業(yè)的豐收。同時也說明亳州地區(qū)人們對酒的熱愛,已超出人們的預料。

     董園村一號墓出土的字磚中,有“堯飲枚千鐘”、“祭酒”、“黃?一枚各”等刻字,均與飲酒有關。

     元寶坑一號墓出土的字磚中有“沽酒”及“沽酒各半各”,其中,“沽酒各半各”令人費解,李燦先生認為“各”是一種盛酒的容器,是器物,而另一種觀點是指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打酒的錢,兩人均分,各付一半,目前,亳州博物館的講解員,既采用這種介紹方法,聽后感覺漢人很新潮,當時就發(fā)明了“AA制”。

     不論那種觀點,這塊字磚上透露的信息均說明燒磚的勞動者飲酒已很普遍,成為生活的必需品。

     渦河流域具有豐厚釀酒資源和歷史,從蒙城元始第一村發(fā)掘出來的酒器考證,酒當時已用來祭祀,不過,那時的酒是溝通天地、溝通人神之間的媒介。

     中國最早的售酒廣告,也出現在亳州附近,戰(zhàn)國末期,

     韓非子《宋人沽酒》“宋人沽酒,懸?guī)蒙醺?rdquo;,幟,酒旗,相當于現在的廣告,宋,就是今天的商丘、亳州一帶。

     西漢初,由于秦亡,群雄角逐,戰(zhàn)火連綿,百業(yè)調敝,

   亟待休養(yǎng)生息,所以曾嚴令禁酒,《文獻通考》記載:“三人以上無故群飲者,罰金四兩”,西漢中后期,釀酒業(yè)逐漸恢復,便遇災荒之年,朝廷仍下詔禁酒,以防浪費糧食。

     到了東漢,釀酒業(yè)開始興盛,且分布廣,飲酒不僅是宴客的需要,而且成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飲酒的功能為之一變,酒與政治、文學創(chuàng)造緊密連在一起,誕生了曹操的“煮酒論英雄”,以及《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魏晉名士,無不以豪飲作為標志,阮籍用豪飲大醉,婉拒兒女婚事,劉伶外出,常常攜壺酒,命仆人荷鍬跟隨,囑其“死便埋我”,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成為東漢魏晉酒文化上的佳典。

    東漢末年,因天災和戰(zhàn)爭造成糧食短缺,曹操“表制酒禁”,而孔融卻反對禁酒,《后漢書•孔融傳》記載,曹操與孔融“頻書爭之”,就是寫信互相展開辯論,孔融寫下了《與曹丞相論酒禁書》等,由于孔融態(tài)度強硬,加上他是一個有影響的人物,最后曹操“以微法奏免融官”,結束了這場辯論。

     五、曹魏時代的中日交往

     歷史上,中國與日本的交往,曹魏應是分界線,之前較少,歷史記錄,廖廖幾筆。司馬遷《史紀》記載,幻想長生不老的秦始皇,派遣徐福率童男童女千余人,以及五谷百工等到蓬萊仙境尋找仙藥,據說,蓬萊仙境就是指日本列島,這是中日交流史上最早的美麗神話。班固《漢書》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以歲時來獻見云”,這是正史里第一次記載中國與日本的正式往來,但僅限于中國邊疆地方政府的樂浪郡,并沒有達到西漢首都長安,因此,嚴格來說,不屬于 交往,況且班固依然是根據民間傳說記錄。

     中國正史里,最早給日本立傳的是陳壽的《三國志》,其書詳細記載了倭女王與曹魏7次使者交往的過程,包括禮品、賞賜等。據《三國志倭人傳》,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難升米等詣郡,求詣天子朝獻”,日本使者難升米要求直接向曹魏明帝“朝獻”,邪馬臺女王是一個擁有30多個倭人屬國的國王,使者來到帶方郡,通過郡守請求去魏都求見魏明帝,魏明帝準許使節(jié)赴魏都,盛禮接見該使團,并于當年十二月頒賜倭女王卑彌呼《詔書》,封其為“親魏倭王”,《詔書》還記載,倭人貢品除“班布二匹二丈外”,還有“男生口4人,女生口6人”,魏明帝為顯示大國風范,回賜大量物資,包括絹、刀、錦、鏡、帛等,這是日本派往曹魏的第一個使團,從這一年開始,到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止,歷時十年,日本派往曹魏使者5次,曹魏派往日本使者2次,其交往的頻率,遠高于唐朝。倭女王通過加強與魏國的交往,目的在于通過加入中國王朝的冊封體制,取得承認和保護,借以提高自己的權威性,維護對屬國的統治。同時,日本借機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和典章制度以及繅絲及紡織技術?梢哉f曹魏時代開創(chuàng)了中日外交的先河。

     《倭人傳》記載,卑彌呼即位前,一男性為王,倭國大亂,攻伐歷年,卑彌呼即位后方安定下來。當時日本沒有文字,更沒有用文字記載的史料,所以《三國志倭人傳》是記載日本歷史最早最重要的史書、惟一的典籍,而“倭人傳”記載的倭國大亂,又過于簡略,難免讓人產生疑惑。

     元寶坑一號墓9號字磚,磚的側面縱向刻有兩行6個字,分別為“建寧三”、“四月四”,“建寧”是漢靈帝的年號,“建寧三”應是建寧三年,即公元170年,“四月四”應是四月四日,則是這塊磚坯制作的時間;七十四號文字磚刻有“……有倭人以時盟否”,李燦先生考證,這句刻辭就是當時亳州的口語,和目前的表述差別不大,意思是“倭人結盟了么”?由于前面的字殘缺,僅從這句話推測,似是某人向對方詢問戰(zhàn)亂是否平息,互為戰(zhàn)爭的各方是否結盟?還有一種說法,該字磚亦可能為倭人手跡。字磚的刻詞,從實物的角度,旁證了《倭人傳》記載的倭國大亂歷史,而且推導出,大亂是在卑彌乎派遣難升米來中國前的68年前后。

     曹氏孤堆北一號墓出土的6號字磚刻有“漢子勞獨”,九號字磚刻有“戴子石豪”等人名,與漢人名字不同,據專家考證,應是生活在亳州的日本人。這些人怎么來到亳州,后又去向哪里?希望引起專家學者們的深層次研究。

     六 、黃巾軍起義究竟準備了多少年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邊疆戰(zhàn)事不斷;與之相伴的是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生活困苦,各種社會矛盾尖銳。

     從元寶坑一號墓出土的字磚里,可以窺見當時底層人民心中的怨氣和走投無路。

    17號字磚刻有“作苦心丸”

    30號字磚刻寫一首詩:“人謂壁作樂,作壁正獨苦,”卻來卻行壁,反是怒皇天。”

     33號字磚刻寫:“世何等言兮,大兄臨無可食。”34號字磚刻字“當奈何”。21號字磚刻有“牛頭也曹君”,刻寫者仿佛是咒罵。39號字磚刻寫“為將奈何,吾真愁惶”。

     其中32號字磚刻寫“蒼天乃死”,這塊字磚,已被中國博物館作為一級文物調走珍藏。“蒼天乃死”是太平教鼓動民眾造反的口號。

     在民不聊生大背景下,河北人張角創(chuàng)立了“太平道”,張角精通民間巫術,他以行醫(yī)治病為幌子傳教,先是在災情嚴重的冀州,吸收大量徒眾,然后向穎川、南陽一帶拓展,傳教中,太平道的教義不斷豐富,目標、組織、口號、宗教儀式、活動內容等逐漸明晰,并在農民中暗暗傳播“蒼天乃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鼓動農民造反。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是個甲子年,史載張角經過10年精心準備,以頭戴黃巾為標志,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雖然歷經10個月戰(zhàn)敗,卻引發(fā)了漢末軍閥割據、三國爭雄近100年的戰(zhàn)亂。

     據《后漢書》記載,“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yǎng)弟子……十余年間,眾徒數十萬”,歷史記載,當時的一些基層官員、豪強也參加到信徒當中。

元寶坑一號墓9號字磚刻有“建寧三”、“四月四”,建寧三年是公元170年,證明一號墓建造時間大體在公元170年4月。從元寶坑32號字磚中透露的信息,說明太平道信徒及傳教活動在公元170年之前已在亳州客觀存在。
 

     張角最初是在河北冀州一帶活動。當初張角帶著他的兩個弟弟張粱、張寶看病行醫(yī)傳教,人員很少,能從河北、河南,進而拓展到安徽的亳州,以當時的交通條件,這樣遠距離、大范圍,沒有一定時間是不可能的,可以分析出,傳道時間應該在公元170年前相當長一段歲月。

     假如從公元170年計算,到黃巾起義爆發(fā)時,已有15年,若按字磚記載推算,黃巾軍起義傳教醞釀應該在15年以上,約在16—20年之間?磥硎窌涊d的時間,隨著考古實物的發(fā)現,應當改寫。

     一場大規(guī)模的借助宗教的農民起義,居然悄悄醞釀了近20年,當時朝庭競視而不見,任其發(fā)展,他們忙什么呢?就在他們互相傾軋,內斗不止時,源于底層的洶涌暗流竟成滾滾洪濤,最終埋藏了自己。這再次印證了水能載舟,水能覆舟,腐敗就要滅亡的道理。(來源:靜雅藝術網)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