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老舊小區(qū)兩年后將從筒子樓搬進電梯房(2)
時間:2013-08-22 17:59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
大家坐在用沙發(fā)改裝的木板床上擺起龍門陣。“我1965年從南充農村到攀枝花修路,后來在食品公司賣肉,住進公司分的單身宿舍。”劉師傅說,由于工資不高加上后來企業(yè)改制,一直沒有條件買新房。
21時許,小區(qū)里已十分安靜,幾乎見不到有居民進出。記者打起手電筒,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彎彎拐拐的小巷里,最窄處只能容一人通過。居民曹松柏說,由于沒有路燈,晚上很少有居民外出,“手電筒家家必備”。
在小巷的角落里,零星擺著七扭八歪的椅子和板凳。“都是從外面撿來的,居民們傍晚坐在一起聊天,想要健身得走十多分鐘到其他小區(qū)。”曹松柏說。
回到筒子樓,劉師傅已入睡,記者睡在旁邊的空床上。午夜時分,為了上廁所,記者沿著漆黑的小路走了一分多鐘,幾十戶居民共用的旱廁臭氣撲鼻,沖水扳手已被蜘蛛網包裹。正因此,夜壺也是筒子樓里的必需品。
咋改?居民說了算
三天兩次探訪創(chuàng)業(yè)路小區(qū),記者聽到最多的詞語就是“改造”。上個月27日,創(chuàng)業(yè)路老舊小區(qū)房屋自主改造項目正式啟動,小區(qū)所有居民和產權單位代表都遞交了改造意愿申請書。
4個月前,街坊鄰居們通過選舉組建了小區(qū)舊房自治改造委員會(以下簡稱“自改委”),侯禮培被推選為自改委主任。
記者隨侯禮培在小區(qū)里遛彎,不時有居民們湊過來詢問:“改造方案什么時候能定下來?”“還有沒有更多優(yōu)惠政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侯禮培一一耐心解答。
“改”與“不改”全體居民說了算;“怎么改”與“怎么搬”也是全體居民說了算。調查情況、征集意見、解讀政策,這些都是自改委成員每天必做的功課。
16日晚飯過后,社區(qū)干部也來到小區(qū),和自改委商討改造工作。“除了216戶有產權戶,沒有產權的80余戶人也應該受益,經濟條件不好可以通過建廉租房安置。”東風社區(qū)黨總支書記李云說。
按照計劃,改造項目將在今年底前開工,兩年后,居民們就能搬進電梯房。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