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8歲即位后,因其年幼,有四大輔臣代其執(zhí)政。
這四大輔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其中,索尼老謀深算,又加上年老體弱,所以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遏必隆性格懦弱,能力也不出眾,是一根毫無原則的隨風草,哪邊風大就倒向哪邊。于是,這四大輔臣最終就演變成了蘇克薩哈和鰲拜之間的爭斗。
結果,索尼去世后,蠻橫的鰲拜干掉了蘇克薩哈,成為獨掌大權的“太上皇”。
鰲拜任性的資本在這!!!
皮島之戰(zhàn)
鰲拜,生年不詳,出身將門,精通騎射,從其青年時代起就效力軍中,屢立大功。他曾跟隨清太宗皇太極攻察哈爾部、征朝鮮,均有戰(zhàn)績。
天啟年間,遼東失陷于后金之后,明將毛文龍率軍退守皮島(今朝鮮椵島),與關外寧錦一線的明軍遙相呼應、互為犄角,騷擾和牽制后金的兵力,使后金腹背受敵。后金一直將皮島視為心腹大患,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都日夜籌劃,企圖拔掉這顆釘子。
崇德二年(1637),皇太極命貝子碩讬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諸將往攻皮島。由于碩讬久攻不下,皇太極又命英郡王阿濟格接手,鰲拜從征軍中。阿濟格與眾將反復商議后,制定了兵分兩路、聲東擊西的進攻方案:一路從海上以巨艦擺出正面進攻的態(tài)勢,故意吸引守島明軍的注意力;另一路則以輕舟精銳,快速推進,直插該島西北角之要害陣地。后一路是這次進攻的關鍵所在,鰲拜主動請纓,并與準塔一同向阿濟格立下軍令狀:“我等若不得此島,必不來見王。誓必克島而回。”
鰲拜與準塔遂率部渡海發(fā)動進攻,不料明軍早已嚴陣以待,一時炮矢齊發(fā),清軍進攻受挫,形勢緊急。鰲拜奮勇沖殺,沖向明軍陣地,冒著炮火與敵人展開近身肉搏。清軍遂一舉跟進,登上皮島,舉火引導主力來攻。皮島攻克。
其時鰲拜率領鑲黃旗護衛(wèi)軍纛,路遇明軍騎兵,于是迎頭而上,擊敗對方。鰲拜這時又不待軍令,果斷決定乘勝追擊,打到明軍步兵陣地之前,遂令部下將士下馬步戰(zhàn),再敗明軍。鰲拜沖鋒陷陣,五戰(zhàn)皆捷,因功晉爵一等梅勒章京。八月,皇太極親率大軍西援錦州之師。
洪承疇指揮明軍分路突圍,總兵吳三桂、王樸、唐通等人率軍沿海邊撤退。清軍從錦州大路至塔山大路沿途截殺。鰲拜與阿濟格、尼堪等率部排列至海截擊之,明軍大敗而潰。松錦會戰(zhàn),關系明、清雙方的生死存亡。自此以后,明朝勢力更衰,敗局已定。次年六月,鰲拜升為護軍統(tǒng)領,成為八旗將領中具有較高地位的人物。
松錦大捷奠定了清軍入關奪取全國統(tǒng)治權的基礎。入關前后的鰲拜,依舊戰(zhàn)功赫赫,升遷頻頻。
西充之戰(zhàn)
入關以后,鰲拜主要的任務是追擊農(nóng)民軍。順治元年(1644)十月,鰲拜隨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取道陜北,進攻已經(jīng)退守西安的李自成農(nóng)民軍,率軍由內(nèi)蒙入陜北,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隨即揮師南下。后來多鐸率軍攻進潼關,直逼西安。
李自成被迫放棄西安,退往湖廣。阿濟格奉旨率軍剿除“流寇余孽”,鰲拜等遂分翼出師,水陸并進,于河南鄧州和湖北承天、德安、武昌等地前后十三戰(zhàn),重創(chuàng)大順軍。順治二年(1645)六月,李自成于湖北九宮山遇害,大順軍瓦解。清軍前后共陷河南、湖廣、江西、南京等地六十三城。
打垮李自成,清軍開始對付大西軍。順治三年(1646)正月,鰲拜隨肅親王豪格等率軍進攻張獻忠大西農(nóng)民軍。清軍得知張獻忠率軍已退到西充一帶,鰲拜再次充當先鋒,率領先頭部隊前往狙擊。兩軍相遇,鰲拜等人又是身先士卒,往前猛沖。大西軍抵擋不住而潰敗,張獻忠也于此役中被殺。清軍擊破大西軍營壘130余處,斬首數(shù)萬級,獲馬騾牲畜12200余匹。打敗大西軍主力之后,鰲拜等又繼續(xù)深入,基本上肅清了四川一帶的農(nóng)民軍。大西軍余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率領下退往云貴地區(qū),繼續(xù)抗清。擊破大西軍,鰲拜實居首功。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