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間諜行為將越來越多
近年來,各國圍繞著“網絡空間”的攻防戰(zhàn)愈演愈烈,所謂的APT攻擊(高級持續(xù)性威脅)這一常用的網絡攻擊手段,從業(yè)內人的術語開始為普通人所知。世界知名網絡安全公司Fireeye(火眼)在數年前發(fā)布了世界上第一個APT攻擊報告APT One,此后開始持續(xù)發(fā)布類似網絡威脅。其他知名網絡安全廠商如卡巴斯基等,也有自己的APT安全報告。
2014年7月美國媒體曾報道稱,中國黑客曾在當年3月侵入美國政府電腦系統(tǒng),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就此回應強調,中方堅決反對網絡黑客攻擊行動,在這方面,中方說到做到。“美國一些媒體和網絡安全公司經常抹黑中國,制造所謂中國網絡威脅,他們根本拿不出充分的證據。”
軍事專家宋忠平對澎湃新聞說,中國是網絡攻擊的最大受害國,這是不爭的事實,科研院所、高校等單位是“重災區(qū)”。中國也很重視網絡安全,注意在政府部門等關鍵場所的局域網的保護,不過,最要加強管理的還是人,必須加強對涉密人員的教育,讓他們知道,作為個別人,他們掌握的部分信息可能并不重要,但卻是重大機密的一部分,如果被人獲取、整合,就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宋忠平表示,美國2010年已經建立了網絡戰(zhàn)司令部,在今天的信息社會,誰能控制“信息流”,誰就能掌握戰(zhàn)爭的先機,甚至能左右戰(zhàn)爭的進程。隨著我們日常生活“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的信息實現數據化,能夠在網絡上傳輸,這也為網絡間諜行為提供了機會。此次的網絡攻擊從2014年開始進入活躍期,就是與中國對網絡依賴度加深有關,以往的間諜行為主要通過人工實現,現在由于很多信息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網絡間諜行為越來越多,這將是一個趨勢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