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又是一年端午至,各地紛紛掀起端午民俗活動熱潮,千帆競渡、粽葉飄香、插艾葉、飲黃酒......這些傳統(tǒng)習俗在傳承中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人們在追溯端午節(jié)根脈綿延、千年不絕的文化軌跡時,不僅傳承中華傳統(tǒng),更弘揚愛國情懷。
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它不僅是愛國情懷的見證,更是培育家國情懷的沃土。端午節(jié)作為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紀念日,在千百年的歷史嬗變中,已由歷史中個人的纖纖一脈匯聚成民族的精神豐碑。這既是端午節(jié)的生命力和價值所在,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戰(zhàn)國時期,屈原胸懷天下、心系國家,雖被流放仍不改其志,將一腔愛國情懷化作汨羅江畔的一縷詩魂。斯人已逝,精神不朽。他的愛國情懷深深烙印在民族之魂中,激勵著一代又代中華兒女“上下而求索”。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岳飛的“精忠報國”;從“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到“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的黃大年;從“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的黃文秀,到“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陳祥榕……他們用熱血和生命在民族歷史中抒寫著至真至深的家國情懷,不斷豐富著、傳承著、弘揚著偉大民族精神,用堅韌和行動為愛國精神標注了時代注腳。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端午節(jié)是個小長假,但對于那些堅守在醫(yī)療、社區(qū)、鐵路和環(huán)衛(wèi)等一線崗位的人們來說,這依然是他們不懈奮斗的日子。正是他們默默的堅守和負重前行,才換來了“安康”的端午節(jié)。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家國情懷最好的詮釋。此時,我們重溫屈原的愛國情懷,應將愛國主義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應把個人前途、人生理想與國家命運、社會發(fā)展緊密相連,時刻保持“行至半山,更需努力”的清醒,堅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鼓起“勇攀高峰,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斗志,奮勇向前、堅韌不拔,鍥而不舍地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端午節(jié)背后承載著國家和民族長期積淀的歷史和文化,它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國情懷。我們要把端午節(jié)這一精神文化坐標,作為愛國教育契機,傳承端午文化、弘揚愛國精神、凝聚民族共識,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而不懈奮斗。(章美玲)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