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fā)短信提醒帶錢”是“包辦”愛心
時間:2015-10-12 22:31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文/白墨
10月9日,市民郭女士8歲的兒子文文和她糾纏了一晚上。他回家便跟媽媽要錢,說是學校組織捐款,隨后不久郭女士就收到校信通短信。看完短信,郭女士搞不清楚錢是捐給誰的,連個主辦單位和捐助對象也不說明。(10月12日 《河南商報》)
當自愿變成“被迫”,當“善捐”變成“強捐”,變了味兒的慈善不僅令人驚愕,更挫傷人們的感情。雖然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曾多次下發(fā)通知禁止學校強制學生捐款,但“強捐”現(xiàn)象仍屢有發(fā)生。近日,鄭州某學校用群發(fā)短信的方式來提醒學生帶錢,本意是號召同學們節(jié)省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培養(yǎng)學生們關注社會、貢獻愛心的意識,初衷雖好,但筆者看來學校“包辦”愛心的這一方式卻極不合理,不僅讓慈善本意“跑偏”,更像是一種教育偽善。
其實不管學校“強捐”的初衷怎樣,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強制學生捐款是讓慈善事業(yè)很“受傷”。這一行為不僅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慈善愛心,反而可能會讓學生從內心產生抵觸心理,誤解和懷疑慈善的真實性。可以說,強制學生去捐款,與慈善的初衷南轅北轍。
按理說,學生想不想捐款、捐多少款,都應是自己說了算。而且就學生這一群體來說,他們自身沒有經濟收入,同樣也就沒有捐款的能力和義務。但從新聞來看,該學校組織發(fā)動學生捐款,并群發(fā)短信提醒帶錢,幾乎并未顧及到學生沒有收入這個事實,學生自然而然成為了對外“施善”的主力軍,從這一點看,學校“強捐”在法理上也是講不通的。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學校組織捐款本身是一種“包辦”愛心的表現(xiàn),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公益心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感。捐款由學校統(tǒng)一“包辦”,學生既感受不到投身于公益事業(yè)的熱忱,也無法培養(yǎng)學生參與公益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學校“包辦”愛心只不過是讓學生們被動地向父母要錢,而不是以一種公民的方式自發(fā)地行動起來。從新聞中得知,對于善款的用途,該校老師也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在這樣的捐款中,學生們沒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也就是說,學校組織的捐款是不自由的,而一個不自由的捐款方式又怎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愛心?不過是培養(yǎng)得學生更樂于單純地服從學校的統(tǒng)一管理罷了。
當然,筆者并不反對學校對學生進行公益性教育,責任感的培養(yǎng)本身也需要靠教育潛移默化的引導,但“強捐”顯然不是一種恰當、合理的方式。另外,社會的捐款活動也需從源頭上加以規(guī)范,從而讓善款流向更加透明。其實,對孩子進行行善的教育,讓他們樹立扶貧幫困的品質是完全正確的,但是沒必要用金錢來體現(xiàn)愛心。筆者以為可以讓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做社會募捐,也可以讓學校組織志愿服務活動,相比學校“包辦”愛心的方式,如此教育可能效果更佳,同時也有更加明晰的公民定位。(文/白墨)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