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疑聲中成長起來的“80后”們,又向基民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以掌管主動管理型普通的匯添富基金的齊東超、萬家基金的吳印、易方達基金的宋昆、銀華基金的倪明為例,根據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齊東超、吳印、宋昆、倪明的幾何平均年化平均收益率為-1.48%、-1.58%、-6.69%、-10.71%。
任職年限長的基金經理的業(yè)績,貌似強于新基金經理。
絕對不考慮“菜鳥”管理的基金?
目前基金公司的投資決策體系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基金經理負責制,基金經理的權限相對較大;另一種則是在基金行業(yè)中占主流的團隊制,基金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在基金資產配置方面會做出一些界定,基金經理在股票池中進行配置。但無論哪種投資決策體系,基金經理之于基金產品都是至關重要的。
據國內某基金第三方銷售機構的投資顧問透露,他們在選擇推薦哪只基金的時候,基金經理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鸾浝淼膹臉I(yè)經歷影響著投資風格,而投資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基金的業(yè)績,一只3-5年來業(yè)績穩(wěn)定增長,并且經理和投研團隊穩(wěn)定的基金,才會被挑選進股票池,推薦給投資者。如果更換了基金經理,這只基金也要重新考慮;鸾浝淼娜温毮晗奁鸫a在兩年以上,該投資顧問表示,“新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我們絕對不考慮!”
也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基金經理的背后一般都有投研團隊和調研團隊的支持,基金經理對產品業(yè)績究竟有多大影響也和公司投資決策體系有關。此外,大的行情的好壞也影響著基金的業(yè)績。俗話說“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在牛市行情下,能夠保證基金業(yè)績的高增長,而在熊市行情下,能夠保證基金業(yè)績抗跌的基金經理就是好的基金經理,他們的從業(yè)經歷、年齡僅可作為參考,但并不是全部標準。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基金一哥”王亞偉,他當年擔任基金經理時也不過28歲。但可惜,這只是個案。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