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內(nèi)出席大小活動十多場 莫言談“瑞典行”的感受———
當?shù)貢r間12月12日晚7點(北京時間13日凌晨2點),莫言在斯德哥爾摩的皇家話劇院出席了他來瑞典領獎的最后一場公開活動。根據(jù)傳統(tǒng),每年皇家話劇院都會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來與觀眾交流。當晚的讀者見面會嘉賓包括莫言作品的瑞典語翻譯陳安娜和瑞典電臺前駐華記者漢娜·桑伯格。
從遙遠的山東高密,到瑞典的藍廳領獎,莫言自己在感言中也稱,這就像一個“童話”。自12月6日他抵達瑞典以來,在一周之內(nèi)莫言出席大小活動十多場。在即將結束瑞典之行時,被問及自己一周以來的感受,莫言說:“自從諾貝爾文學獎公布以后,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確實有很多感受。”
他說,自己本來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在大街上行走,在商店里買東西沒有人來過問他,但是現(xiàn)在無論是在他的故鄉(xiāng)高密還是在北京,他走在街上,騎著自行車,都會有人追著他拍照。“這使我感覺到諾貝爾獎確實是一個非常 的獎項。它可以在瞬間把一個人改變。”但他也強調(diào),“盡管現(xiàn)在很多人認識我,但我自己更加認識我自己。獲獎前后,我感覺自己沒有任何本質(zhì)上的變化。對一個作家來講,更重要的是獲獎之后要繼續(xù)努力寫作。”
小說里的莫言沒什么優(yōu)點,現(xiàn)實中的莫言優(yōu)點還是很多的
讀者見面會現(xiàn)場舞臺背景由紅白相間的高密剪紙組成。嘉賓們在臺上與莫言交流文學心得,間歇7名劇院演員用瑞典語朗誦莫言作品。盡管討論的主題較為嚴肅,但莫言依然不改一貫的幽默風趣。
開場時,記者漢娜就表示10月份曾去高密想采訪莫言,但是卻沒能見到他,現(xiàn)在終于抓住他,“哪里也跑不了了”。莫言幽默地回應道,“我非常遺憾,沒有在高密接受你的采訪,我不知道你長得這么美麗,所以我感覺很遺憾。否則的話,我誰的采訪都不接受,也應該給你一個時間。”
被問到他小說里曾出現(xiàn)過一個人物——瑞典傳教士,瑞典讀者非常感興趣,莫言說,“當時中國有人批評我,說我為了得諾貝爾文學獎,所以寫了個瑞典傳教士。”引起現(xiàn)場笑聲一片,臺上的嘉賓也樂不可支,“看起來效果不錯!”莫言解釋道,就在當天下午他還和一個瑞典傳教士的女兒聊天,發(fā)現(xiàn)她雖然是瑞典人,卻一口高密話,一問才知她隨父母在山東傳教,長到17歲才回到瑞典。因此,當年確實有瑞典傳教士在他的家鄉(xiāng)傳教。
陳安娜說從莫言的小說能感受到他的感情,而不是一個冷眼旁觀者。莫言說,“我確實是這樣,喜歡寫小說把自己寫進去,早先的《紅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還好一點,到《生死疲勞》時,莫言已經(jīng)跳進小說里,充當了里面的一個人物,但小說里的莫言和現(xiàn)實中的我不是一個人,區(qū)別還是很大。他既是我也不是我。小說里的莫言幾乎是沒什么優(yōu)點的,現(xiàn)實中的莫言優(yōu)點還是很多的。”又是一陣掌聲夾帶著笑聲。
作家有種力量,壞人見了就害怕,怕我把他寫進小說里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