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詩歌日。這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的文化節(jié)日,目的是希望為世界各地人們舉辦的各項詩歌活動提供一個契機,進而能夠帶動人們開展不同層次的詩歌運動。
對于漢語詩歌之都——成都來說,每一年均有大大小小的詩歌活動上百場在城市里繽紛登場,成都似乎并不需要為“世界詩歌日”專門舉行詩歌紀念活動,因為單是在3月份,在龍泉驛區(qū)舉辦的鄉(xiāng)村詩歌節(jié)和桃花詩會,在都江堰市舉辦的詩意柳街活動,廣漢、新都、青白江三地聯(lián)合舉辦的桃花詩會,在青白江舉行的櫻花詩會、清源際詩歌吟誦會等等,桃花、梨花、櫻花、廣玉蘭花、油菜花的爛漫世界里,參與詩歌活動的白發(fā)老人與紅男綠女相映成趣,詩歌成了最奪目的花蕊。
四川早有“詩國”之譽蜚聲海內外,一是在于入蜀詩人太多。錢鐘書認為,鑒于李白生長在蜀和杜甫久寓蜀中緣故,中唐的韓愈就將巴山蜀水的雄奇壯美與李杜詩歌的超拔絕倫有意識地聯(lián)系在一起,應視作“自古詩人皆入蜀”的濫觴;二是置身杜宇聲聲語境下,蜀人好文辭,不尚武力,詩人輩出,形成詩星璀璨、盤復又現(xiàn)的連綿格局。更關鍵還在于,古蜀之地作為“西南夷”,杜甫眼里的“天隅”、“天邊”、“絕域”、“殊方”、“異方”、“異俗”的奇異之土,一直是孤懸于遠古中原文化之外的一塊飛地,它的文學自給自足,恰在于古蜀本就是想象之地。 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徐中舒先生認為:“凡地名之以象、鼻等為名者,疑皆象曾經棲息之地!笔竦仃鶠榭ぞ硟榷嘞,古蜀族崇象,所以“蜀”字表達了古蜀先民與大象的親和力。到西漢廣開“西南夷”,因為氣候環(huán)境的變化,人為的大量墾殖,象群逐漸南遷。由于象群遠去,蜀人產生了懷念,因而有了“想象”,這個詞的初意就是表達對大象的想念,也由此可見蜀人與大象的情感。進一步考察詞源,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漢語里的“想象”一詞屬于“出口轉內銷”!跋胂蟆币辉~源自日語“想像”,而日語譯自英語imagination。但古漢語里早有“想象”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時期的《列子·湯問》中:“想象猶吾心也!痹偃纭冻o·遠游》:“思舊故以想象兮,長太息而掩涕。”這里指的就是“想念”,與現(xiàn)代漢語“想象”意義不同,不能據(jù)此以為古已有之。這也可以看做是詩歌的一種“發(fā)生學”:首先是無盡地想念,然后想念騰空而起,神馳八極,想念與想象構成了詩與歌的雙翼。開明王緬懷由男變女的“武都丈夫”,可以視作中土最早的“變性記”與“變形記”;開明王悲悼她而作的《臾邪歌》《龍歸之曲》,應該是蜀地詩歌開山之作。
詩人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吟詠成都的不朽詩作,其遺跡也成為今天 的旅游勝地。我相信不但是在古代,就是在現(xiàn)在,充滿詩意的成都,已經為成都贏得了持續(xù)的人文效應。讀一讀司馬相如的賦,讀一讀張籍的《成都曲》,那些存留在歷史高處的情致逐漸在大地上得以賦形。詩歌以大地的形態(tài),喚起一種別樣的情懷。因為伴隨著詩人神馳八極、心游萬仞的想象空間,那些看不見的歷史激情,就像飛鳥一樣在成都平原上空翻身……
同時可以發(fā)現(xiàn),四川新詩史與中國新詩史呈現(xiàn)出驚人的同構性,這其中有兩大關鍵詞:詩的想象與詩的生活。詩歌并不是非要寫在紙上,詩更多是一種持續(xù)的生活方式。
唯有將紙上之詩與生活之詩徹底交融,方為成都獨有的城市魅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