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道理?
過去的政府短視,鑄劣錢斂財。可是錢一劣,民間盜鑄的成本就很低,于是大家都來鑄,造成偽幣盛行,與政府的劣錢爭搶地盤,F(xiàn)在錢的質(zhì)量一好,盜鑄成本高,無利可圖,“故百姓不盜鑄”(《宋書》)。
你看,還是那個問題!吧狭翰徽铝和帷薄显。
可惜好日子才過了10年,劉宋與北魏打了一場大戰(zhàn),國力大損,第四屆皇帝上臺時再鑄錢,就有點力不從心了。新鑄的錢,叫“孝建四銖”,孝建是年號。這錢在陸續(xù)鑄造發(fā)行的過程中,銅料不夠用,政府就采取非常措施,規(guī)定凡是犯罪者可“以銅贖刑”——拿銅來就放人。錢也越鑄越小,又輕又薄,連輪廓邊都鼓不起來。這下子盜版成本降低了,民間造假者蜂起,紛紛把古錢砸碎,獲取銅料,用來鑄小錢。
錢一摻假就不值錢,物價隨之飛漲。害得政府趕緊貼出告示,頒布了錢幣質(zhì)量標準。群臣對貨幣政策也有爭論。有的提議,民間私鑄就隨他私鑄,不如對鑄錢者征30%的稅,變非法為合法。有的說,國家完全可以鑄二銖錢,這樣可以省好些原料。當然也有人堅決反對,說這將“貽笑百代”。二銖錢,像什么話。
反對歸反對,一切還得從國力出發(fā)。終于,在永光元年(465年),二銖錢方案獲通過,鑄了“永光錢”,小小巧巧的。省料了這還不好?民間不法分子樂顛了,緊跟著就仿鑄,鑄出來大批沒輪廓的錢,老百姓稱之為“荇葉”。荇葉,就是浮萍了!对娊(jīng)》第一首“關關雎鳩”里,就曾寫到過它:“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你想,錢薄到能在水上漂流,得有多輕。
這可能有點夸張,可是后來劉宋政府還是感覺鑄錢吃力,便又決定開放民間鑄錢,那就更不得了啦。史載“由是錢貨亂敗”,民間盜鑄的劣錢,一貫1000個錢,疊加起來高不過三寸,老百姓挖苦地叫它“鵝眼錢”。——這還算積了點口德,當時在北方,還有叫作“雞眼錢”的。雞眼是啥?腳底板的皮膚角質(zhì)層增生,叫做“雞眼”,這叫法大概就來源這種劣錢吧,很像啊。
還有比這更劣的,是一種“綖環(huán)錢”,入水不沉,一捏就碎。這錢可咋用?數(shù)錢都沒法數(shù)?鋸埖娜苏f,十萬錢還不夠一捧呢。
人為了牟利,激發(fā)出來的才智真是匪夷所思。我在這里給大家說說,什么叫“綖(yan)環(huán)錢”。這是指錢幣的內(nèi)圈被剪去,只剩下“錢肉”和外輪廓的殘幣,一個個像瞎眼睛似的。換言之,不法分子把五銖錢的中心剪掉,只剩下一個外圈,就叫作“綖環(huán)錢”。剪下來的那個中心呢,也有專門術語,叫“剪邊錢”或“剪邊五銖”——也是可以用的哦。
有人要問了:那不是很費事,怎么剪啊?不費事,用一種空心圓鑿,一鑿一個,一鑿一個,術語曰“鏨(zan)切”。這就等于現(xiàn)在把紙幣一撕兩半來用,一元頂兩元?磥碡泿诺氖,全靠利益驅(qū)動也真是不行。到后來,新接班的宋明帝見國家的面子丟大了,下了死令,嚴禁什么“鵝眼”、“雞眼”的流通,后來又禁止了私鑄,再后來,連官鑄也不鑄了。
國家的造幣衙門——錢署,摘牌撤銷。
我們還是只用古人的錢吧!
幾億銅錢全都化作了菩薩
宋之后,是齊,在錢幣史上沒什么可說的,基本沒鑄錢。齊完了是梁,有了一點戲。這時候南方用錢的地方多了起來,出現(xiàn)了一個術語,叫“女錢”。
女錢,即“剪邊五銖”,也就是上面說的,加工后中間剩下的那部分。一個方孔,外面有小小的一圈“肉”。這種小小錢,可以拿來做一種游戲玩,叫“射雉戲”,射雉,是射野雞的意思,具體拿這殘錢怎么來玩,想破腦袋我也不知道。
后來在宋徽宗的那個宋朝,出了個年輕的錢幣學家洪遵,寫過一部《泉志》——那就是古代的《說錢》了!度尽防锉A袅瞬簧偕献阅铣⑾碌奖彼稳说腻X幣學理論和見聞。里面只提到過一句:“雉錢,小者至徑六分,重二銖半。世有射雉戲,用此錢也!惫湃藢懳恼,用字真是吝嗇得很,就到此為止。所以女錢也叫“雉錢”。
這錢還有一個名稱,叫“五銖對文”,是指剪邊剪得較多的一種,錢上的文字只剩下一半。梁朝的開國梁武帝蕭衍,還下令讓錢署專門鑄了一種女錢。因為他這是官鑄的,所以民間叫它“公式女錢”。錢沒有邊,怎么就叫女錢?這我也想不出來。
梁武帝這個人,不單在南朝皇帝里,就是在歷代皇帝里,也是有特色的一個。他多才多藝,文武兼?zhèn),會作詩、懂音樂。南北朝時期中國佛教盛行,他晚年也成了虔誠的佛教徒。信佛之后,梁武帝不近女色,不吃葷,不僅他自己這樣做,還要求全國人民效仿。還要求祭祀宗廟不準再用豬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神靈也跟著吃素。
他還幾次“舍身”到廟里做和尚,就是不出來管理朝政,害得大臣先后湊了四萬萬錢來贖他。在貨幣領域里,他也有驚人之舉。自宋明帝停止鑄錢以后,民間都使用古錢,貨幣供應量嚴重不足,到梁朝幾乎又要回到實物交易了。梁武帝決心整頓,先是禁了古錢,又禁了私鑄,最后索性連銅錢也全部都禁了,改鑄鐵錢。
鑄鐵錢,是因為銅料實在不夠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使用鐵錢。他也不想想,鐵錢固然不缺原料,但是更能刺激私鑄。果然,鐵錢通行十多年后,民間真的、假的鐵錢堆積如山,物價狂漲。市場交易就更為壯觀,拿錢袋子去做買賣是不行了,都用牛車一車一車地運錢。哪還有按多少文來數(shù)錢的了,都是按貫來計數(shù)。據(jù)記載,買米一斗,要鐵錢80萬;買狗一只,要鐵錢20萬(見《魏書》)。那年頭,人人都能腰纏萬貫。
鐵錢的信譽蕩然無存,等到梁朝滅亡后,鐵錢也就廢止了。這個“黑鐵時代”,也是南北朝政治史中比較荒唐的一幕。
梁朝為什么銅料奇缺呢?原來是跟佛教興盛有關。
唐代詩人杜牧《江南春絕句》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逼鋵嵲谀铣,何止四百八十寺?梁武帝時僅建康城內(nèi),就有寺廟700多座,和尚尼姑人數(shù)過萬。有廟,就得有菩薩,那時的菩薩不全都是泥塑木雕,很多是用銅澆鑄、用金涂面的,以示虔誠。還有寺廟裝飾、佛教儀式用的大量法器,也都非銅不可。
這樣,廟里用去的銅材,就不知能鑄幾萬幾億錢了。此外大臣們?yōu)榱何涞圳H身用的四億銅錢,八成也都有去無回,全變成了菩薩金身。
銅一稀缺,人們就越發(fā)珍惜,舍不得用銅錢,你收藏我也收藏,流通的銅錢越來越少,以至鬧起了錢荒。這一時期的“短陌”已成了規(guī)矩,梁朝的東一半國土上,是八十當百,叫做“東錢”;西一半國土上是七十當百,叫做“西錢”; 唯有京師稍體面一點,以九十當百,叫做“長錢”。到了梁朝快咽氣的時候,銅錢已是三十五當百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