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搜第一!今年荔枝有的吃就不錯了 吃貨們的荔枝自由夢碎
眼下正是荔枝要大規(guī)模上市的時候。漫步在夏叔的荔枝園里,一眼望去到處都是綠油油的,可謂“生機盎然”。
夏叔是廣東茂名小有名氣的荔農,種植荔枝超過30年,他家的荔枝園面積達300多畝,有白糖罌和桂味兩種,屬于中等偏上的品種。
不過此時的夏叔卻高興不起來。
正常來說,這個時候的荔枝樹應該一片紅彤彤,這說明已經在結果了;如果仍是綠色,則說明長的都是葉子而不是花。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還沒開花,意味著今年大概不會結果了。
按照目前的成花率,夏叔預計今年的產量可能只有去年的兩成,其中白糖罌不到兩萬斤,桂味更是一點都沒有,而去年累計產量達到12萬斤。“今年能吃到荔枝就不錯了。”
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廣東是我國荔枝的主產區(qū),占總產量的六成左右。然而去年的暖冬和今春以來偏多的雨水,導致廣東荔枝生長受到了巨大影響。
據國家荔枝龍眼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華南農業(yè)大學教授陳厚彬預計,相比去年,今年全國荔枝將減產45%,廣東荔枝減產超過50%。
毫無疑問,荔枝小年已成定局。
小年
每年的2月底3月初,國家荔枝龍眼產業(yè)技術體系都會發(fā)布當年的荔枝產量預測,但今年直到3月底才完成全部產區(qū)的摸底,4月初才得出大概數(shù)據。“糟糕的天氣讓今年的數(shù)據太難估算了。”陳厚彬說道。
剛剛過去的4月,是廣東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多雨的一個4月。據廣東省氣候中心消息,4月廣東省平均降水量497.7毫米,較常年同期(176.8毫米)偏多1.8倍。
除此之外,冰雹、龍卷風等極端天氣頻發(fā),也為當?shù)乩笾ιa帶來極大挑戰(zhàn)。夏叔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暴雨恰好撞上荔枝幼果發(fā)育期,雨水沖刷掉小果,影響了荔枝的坐果率。
暴雨只是影響荔枝產量一個方面。
荔枝是典型的亞熱帶作物,種植區(qū)域主要在北緯18度至24.5度范圍內,中國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正好處于這一范圍內。而從全球范圍來看,除了中國之外,荔枝主要分布在亞洲其他地區(qū),包括越南、泰國、老撾、印度等國家。
某種程度上說,地理分布就代表了種植要求。陳厚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荔枝生長的氣候條件十分苛刻,最重要的是必須有冬季低溫條件,這樣才能開花。“一般而言,在冬季需要有10℃以下的低溫180小時以上,這樣才能積累足夠營養(yǎng),保證有正常的開花率。”
然而去年冬天恰好是個暖冬,低溫期太短,強度也不夠。數(shù)據顯示,去年11月、12月的氣溫比前十年的平均溫度高出0.9℃。之后華南地區(qū)又遭遇倒春寒,嚴重影響了荔枝的成花過程。用夏叔的話說,“該冷的時候不冷,該暖的時候不暖”。
基于成花情況,陳厚彬預測,今年全國荔枝總產量約178萬噸,比去年減產45.94%。分品種來看,黑葉、懷枝、桂味、糯米糍、雞嘴荔等中、晚熟品種減產幅度預計達60%—80%,妃子笑減產幅度最小,在20%以下;分產區(qū)來看,廣東和廣西作為全國第一和第二大產區(qū),預計今年荔枝分別減產51.22%和59.43%。只有云南、四川的情況稍好一些,但其增量遠遠彌補不了主產區(qū)的掉量。
漲價
當生產端的影響反饋到市場上,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荔枝變貴了”。
5月10日,“荔枝賣到70元一斤”登上了熱搜。網友感慨,今年的荔枝自由沒了。中國新聞周刊走訪發(fā)現(xiàn),盡管70元/斤的荔枝是極個別現(xiàn)象,但2024年的鮮荔枝的確變貴了。
首先是上游產地,價格正在翻番地漲。一畝田大數(shù)據顯示,廣東茂名的妃子笑最近7天的平均產地價為4.52元/斤。要知道,2023年妃子笑在大批量上市后,終端售價一度也可以達到4.5元/斤左右。
這還是相對中低端的妃子笑,如果是中高端品種的話,價格則要更貴。以夏叔果園中的白糖罌為例,往年早熟果的價格在20來塊錢一斤,今年能賣到40塊錢一斤,而且不包郵。
而當荔枝經過采摘、包裝、冷藏、運輸?shù)纫幌盗协h(huán)節(jié)抵達零售終端時,價格迎來進一步的上漲。中國新聞周刊隨機走訪了北京市場的永輝、物美、盒馬等多家線下商超,目前已上市的妃子笑每斤售價從20元到30元不等。
此外,價格也要看產區(qū)和品種。叮咚買菜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以早熟品種妃子笑為代表的海南產區(qū),產量和價格相較去年沒有太大的變化,變化較大的是廣東產區(qū)的晚熟品種。
不過在夏叔看來,荔枝成本的大頭,從來都不是荔枝本身,而是運輸。
荔枝是最難貯運保鮮的果品之一。荔枝呼吸強度大、表皮易失水易褐變的特性,導致采摘后新鮮程度與風味會迅速下降。因此,荔枝保鮮的要素有三個:溫度、濕度和速度。
此前有媒體估算過,擺在北方水果貨架上的荔枝,運輸成本能達到售價的1/5。“由于全程都需要走冷鏈,荔枝的運費很高,動不動就過百元。”夏叔說道。
隨著減產已經注定,果農的損失會有多大?
對于這一點,夏叔不愿多談。“干這行都30年了,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今年還不是最慘的一年。”他回憶起2002年,當年是荔枝大年,好多荔枝都爛在地里,即便是采摘下來的荔枝,價格降到1塊錢都賣不出去,“那時候別提多慘了”。
敬畏
拋開惡劣天氣不談,今年的產量下滑也和荔枝“大小年”現(xiàn)象有關。
“大小年”是指一些農作物,尤其是果樹,一年多產(稱大年)一年少產(稱小年)的現(xiàn)象。很多果樹通過品種的選育和更新,大小年現(xiàn)象已經不太明顯了。但在荔枝上,大小年之間產量的波動至少在30%以上,因此荔枝有著非常明顯的大小年現(xiàn)象。
2023年,我國荔枝產量達309.7萬噸,創(chuàng)歷史新高。“去年荔枝增產導致采收期延長,加上去年冬季日照時間偏少,氣溫波動較大導致荔枝樹成花不理想。”陳厚彬指出。
去年是大年,再疊加上極端天氣的影響,今年荔枝減產實屬正常,但這不代表完全沒有辦法人工干預。
陳厚彬提到一個細節(jié),在今年1月召開的一場廣東荔枝行業(yè)座談會上,對于極端天氣可能引發(fā)的減產問題,相當一部分地區(qū)的代表覺得不需要擔心,“這既是對災害的預見性不足,也是對荔枝管理的輕視,導致問題出現(xiàn)后來不及采取措施”。
誠然,得益于近年來荔枝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廣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大小年”之困,比如2020年是中大年(135.09萬噸),2021年是大年(146萬噸),2022年是中大年(127萬噸),而去年是荔枝超大年,產量上下波動都在30%以內。
夏叔對于這一點也深有感觸。“這些年不少人盲目樂觀,頗有一種‘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自信,但其實我們都忘了,更多是老天爺賞飯吃。”事實上,作為擁有30年種植經驗的果農,夏叔也拿今年的局面沒有辦法。
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風土植物,荔枝有超過2000年文字記載的種植歷史。
唐詩宋詞里都有不少的名篇名句,如唐代杜牧《過華清宮絕句》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宋代蘇軾《惠州一絕·食荔枝》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而這些詩詞距今已經有數(shù)百甚至上千年。
在陳厚彬看來,“和上千年的荔枝相比,我們都太年輕,認知還不夠。未來就荔枝的管理來講,可能每一年都要當做‘小年’來對待”。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