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72歲老人感染僵尸鹿病毒死亡的案例,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一事件凸顯了病毒跨物種傳播的風險以及公共衛(wèi)生安全的重要性。
在感染病毒后,老人出現(xiàn)了嚴重的病狀。他迅速出現(xiàn)意識模糊和攻擊行為,并在一個月內(nèi)不幸離世。這種快速進展和嚴重的癥狀,可能與朊病毒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迅速侵襲有關。
關于僵尸鹿這種病毒的傳播途徑,雖然具體途徑尚不明朗,但推測可能經(jīng)由動物間攝入被感染糞便污染的飼料或水,或接觸患病動物尸體實現(xiàn)傳播。直接接觸(包括唾液、血液、尿液乃至每年脫落的鹿角)也可能導致病原體擴散。而在此案例中,美國這名老人很可能是通過食用受污染的鹿肉而感染病毒。
什么是僵尸鹿病毒?
僵尸鹿病毒,也被稱為慢性消耗性疾。–WD),是一種由朊病毒引起的疾病。朊病毒是蛋白質(zhì)錯誤折疊的結(jié)果,當?shù)鞍踪|(zhì)沒有折疊成正確的形狀時,它們可能變得具有致病性。在感染動物體內(nèi),朊病毒會游走于整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在腦組織和器官中留下朊病毒沉積物。
感染僵尸鹿病毒的動物通常會經(jīng)歷一段潛伏期,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才會出現(xiàn)癥狀,然后出現(xiàn)體重急劇下降、行走困難、精神萎靡等癥狀。隨著病情的惡化,受感染的動物大腦部分區(qū)域會退化成海綿狀,表現(xiàn)出行為異常,如流涎、眼神呆滯等,因此得名“僵尸鹿”。
僵尸鹿病毒的傳播途徑多樣,可能包括攝入被感染糞便污染的飼料或水,接觸患病動物尸體,以及直接接觸患病動物的唾液、血液、尿液等。這增加了病毒在鹿群中的傳播風險,也增加了跨物種傳播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疾病目前沒有治療方法,也沒有疫苗可用,且致死率高達100%。
僵尸鹿病毒為什么多在鹿類中傳播?
一方面,僵尸鹿病毒主要通過體液和身體組織接觸等方式傳播,而鹿群中的個體往往會有頻繁的接觸,尤其是在交配季節(jié)和群居生活中。這樣的接觸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條件,使得病毒在鹿群中易于擴散。
第二,鹿類動物的生活習性也增加了它們感染病毒的風險。例如,鹿可能會攝入被患病鹿的糞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或者通過直接接觸患病鹿的尸體而感染病毒。這些行為模式都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途徑。
同時,鹿類動物對病毒的抵抗力相對較低,一旦感染病毒,很難自行康復。因此,一旦有鹿感染了僵尸鹿病毒,病毒很容易在鹿群中迅速傳播開來。
值得注意的是,僵尸鹿病毒主要感染的是北美黑尾鹿、白尾鹿、落基山麋鹿以及駝鹿等特定種類的鹿群。這些鹿種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數(shù)量較多,因此也增加了病毒在這些鹿群中的傳播機會。從目前的相關數(shù)據(jù)看,美國感染 CWD 鹿分布最多的三個州分別為:堪薩斯州、內(nèi)布拉斯加州和威斯康星州。
所以,關于美國72歲老人感染僵尸鹿病毒后出現(xiàn)意識模糊和攻擊行為的情況,筆者認為,這并非病毒直接控制意識的結(jié)果,而是病毒感染導致的嚴重病理反應。
對于這起事件,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病毒如何影響人類健康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而不是過分渲染病毒控制意識的說法。同時,這也提醒我們要重視食品安全和公共衛(wèi)生安全,避免潛在的病毒傳播風險。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