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90后男子辭掉高薪入職老年大學”的新聞上了熱搜。當事人稱,自己很享受和這些老人相處的時光,感覺他們的氣質和談吐讓人如沐春風,而且大爺大媽們還排隊給他介紹女朋友。
記者采訪中發(fā)現,這些“90后”老師們有想法、有真心、有愛心,他們的出現,改變了以往老年大學同齡人教同齡人的狀況,為老年教育注入了青春的朝氣和活力,而他們,也在這場“忘年交”中收獲彼此的成長。
“90后”“00后”紛紛走上老年大學講臺
進入10月份,寧波老年大學2023學年第二學期已開課一個多月了。教學樓內,聲樂班、舞蹈班、智能手機班等教室里學員滿滿當當,講臺上,一張張年輕面孔活力十足。
“這些年,我們的教師越來越年輕了,目前‘90后’教師有24名,明年新開課程中還有2名‘00后’教師加盟。”寧波老年大學管理中心綜合業(yè)務科負責人高曉燕告訴寧波晚報記者。
數據顯示,寧波老年大學有195名兼職聘用教師,其中,30歲以內的14人,31~40歲的41人,41~50歲的41人,50歲以內的教師占到49.23%。
“目前我校150余位教師中,中青年教師超過半數,其中“90后”教師就有35人左右。”成都市老年大學教務教研部王老師也告訴晚霞報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上老年大學的講臺,老年教育隊伍越來越年輕化。
在老年大學教課,年輕人有新體驗
“提,抹,下……這個手型要記好。”上午9點的舞蹈教室內,40名學員跟隨青年教師莊迪雷學跳古典舞。
青年教師的舞蹈課頗受學員歡迎(來源:寧波晚報)
莊迪雷今年29歲,2017年大學畢業(yè)后,在杭州、上海當過一段時間的舞蹈演員,去年來到寧波開設舞蹈工作室,因學員推薦,經學?己耍汩_啟了寧波老年大學執(zhí)教之路。
上完幾堂課后,莊迪雷就摸清了“門道”:教授老年學員跳舞,速度不能過快,動作需要反復強調;不必一板一眼教學,多點趣味性更好。
莊老師的舞蹈課有多么受歡迎?百分百的到課率就可見一斑。“動作賞心悅目,授課耐心細心,說話風趣幽默。”古典舞班班長潘庚麗一一細數,有一回,學員們找不到舞蹈的感覺,莊老師拋來一句“想象回到十七八歲”,引得眾人會心一笑。“莊老師做示范,會分解動作,也會指出如何把握眼神,受益匪淺。”潘庚麗說。
莊迪雷發(fā)現,學員們一個比一個學得認真,雖然很多人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不算靈活,但對舞蹈的熱情不曾減退。“慢慢融入老年教學,就會發(fā)現它有不一樣的精彩。”莊迪雷說。
1993年出生的徐嬋,2018年便“入職”寧波老年大學。畢業(yè)于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她,一直從事聲樂教學。一次在該校的代課經歷,讓她進入了系主任視野,經面試、公開課等一系列流程后,徐嬋順利進入老年教育行列。
“不能像要求專業(yè)學生那樣要求他們,要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又有收獲。”徐嬋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會加入基礎樂理,會穿插學員喜歡的老歌,也會添加時尚新歌。教學時,她會活躍課堂氣氛,也會夸張地演繹錯誤的唱法,讓學員產生共鳴。
“他們既是學員,也是長輩,我們亦師亦友,這些年堅持下來,也是因為這份情誼。”她說。有一次,因為中午忙著錄音,來不及吃午飯,學員們掏出小餅干等零食給她吃,頓時讓她感動不已。
在走訪年輕教師時,當被問到他們?yōu)楹螘呱侠夏甏髮W的講臺,并且愿意一直干下去時,他們都會提到一點:老人對學習的熱愛以及豐富的人生閱歷,讓自己深受感動、獲益匪淺。
1991年出生的姬琴娟,從2020年開始,一直在雅安市老年大學教古箏。
姬琴娟給學員們做示范 (來源:晚霞報 受訪者供圖)
“第一次給老年人上課前,我也有過擔心,比如說老年人學習上手慢、識譜認弦難、懶散缺課等等。”她說。但當她站上講臺后才發(fā)現自己錯了,老人們上課非常積極,幾乎從不請假,每節(jié)課都會自發(fā)地提前一個多小時來到教室練習,然后再上一個半小時的主課,下課后還舍不得離開,總說時間過得太快了,還想多上一會兒課。
“他們都是老年人,我真擔心坐久了不好,但是大家這種學習態(tài)度,一直深深地感染著我。”姬琴娟說道。
年輕老師為老年教育注入活力
成都市老年大學教務教研部王老師告訴記者,近年來,成都市老年大學在為器樂、舞蹈等類別的課程招聘老師時,會通過面向社會招聘、和高校合作等方式,有意識地招聘、培養(yǎng)較為年輕的師資力量。為了讓他們備好課、上好課,學校每學期還會舉行新教師的培訓,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老年大學的教學特點。
“這兩年,我們學校開設了許多新課程,比如說手機視頻剪輯、收納整理、街舞等。這些新課程基本上都由年輕老師執(zhí)教,很受老年人的歡迎。”她說道。“現在很多老年人就是喜歡這種新穎的課程,覺得自己即使退休了,還是想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東西,不斷去挑戰(zhàn)自己。”
青年教師攜手老年學員暢游音樂世界
在王老師看來,許多年輕教師學歷高、專業(yè)知識豐富,進入學校后還會結合學員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老年學員的學習獲得感、體驗感。“我們旅游地理課的任課老師就在班上建立了學習小組,除了學習課堂知識外,還會鼓勵學員們分享自己的旅游心得、旅游攻略,這樣的上課方式能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她舉例道。
2024學年,寧波老年大學將開出“無人機航拍”課,授課老師是一名21歲的行家里手,消息一出,猶如一顆石子投入水中,蕩起層層漣漪。
“‘60后’近年來陸續(xù)到了退休年齡,與人們對老年群體的傳統認知不同,這批‘新老人’進入職場和社會后的人生軌跡,幾乎與40多年的改革開放進程同步,其退休后的生活、興趣和愛好發(fā)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高曉燕說,“新老人”與時俱進,跟得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對高質量的老年生活有更為多元和個性化的需求,老年教育自然要與時俱進。
讓老年人了解新鮮事物、會用新技術新手段,離不開年輕人的幫助。“這方面的教育培訓,需要大批青年人才加入,我們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廣闊的舞臺。”寧波老年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豐富課程體系,這些年寧波老年大學一直忙著招聘年輕教師。
與老年人“智能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技術系,目前擁有18名專業(yè)教師,其中12名年齡在50歲以下,教授課程包括“Premiere視頻剪輯”“數碼攝影后期處理”“手機攝影”“玩轉智能手機”“手機短視頻編輯”等方方面面。
在他們的課堂上,老年人學用手機打車、購物、訂外賣、修圖、制作小視頻,不在話下。“時代在進步,我們也不能落伍。”一名就讀于手機視頻拍攝及編輯班的學員說,她到寧波老年大學后發(fā)現這里有實踐作業(yè)。為了幫助老年學員鞏固知識,青年教師阮軍軍時常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學員采風。今年暑假,阮老師帶著大家來到鼓樓,手把手現場教學拍攝城市文藝大片,歡聲笑語間鞏固了課堂上的知識點,最后還不忘獎勵學員每人一個冰激凌甜筒。
中青年教師教學形式多樣,課堂氛圍活躍,基本功也比較扎實。講評作業(yè)、傳授技巧、課外實踐……不少新開課程在他們的努力下建立起一套可復制的教學體系,同時他們還積極參與校編教材的編制。
在成都市老年大學上學期末舉辦的學員代表座談會上,有的學員特別提到了學校的年輕教師。他們覺得年輕教師有活力、有愛心、有耐心,和年輕人待在一起,能夠開拓視野,學到很多新知識、新思想,感覺自己變得年輕了!
年輕人教老年人或成新趨勢
不同于普通學校的教師,老年大學的教師不僅要求相關專業(yè)背景,更要求“懂老人”,但課時費有限。此前寧波老年大學很多是“老年人學,老年人教(退休后的專業(yè)人才)”,而隨著“80后”“90后”甚至“00后”參與老年教育工作,這種局面逐步轉變?yōu)?ldquo;老年人學,年輕人教”。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