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把川報裝訂成冊
時間:2012-08-23 12:14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毛青青
一轉眼,川報已創(chuàng)刊60周年,而我這個“70后”也與川報結緣整整20年了。這20年來,川報不僅是我的好伙伴和好老師,更是我的好朋友和好幫手。
1992年,剛滿16歲的我來到離家?guī)资锿獾囊凰逍∽隽艘幻處。村小地處偏僻,每天一放學,學校就只剩下我和校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和《四川日報》相識了。記得那時的《四川日報》專門開辟了半個版來刊登各種社會新聞,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欄目。為了方便閱讀,我當時還特意按月把《四川日報》裝訂成合訂本,幾年下來,我的合訂本裝了好幾十本。
14年前,我做了記者,川報在我眼中就是學習寫作的好老師。1998年,內江日報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批記者。當時,我對新聞寫作正如癡如迷,并已經在《四川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了一些作品。于是,我壯著膽子報名參加了考試,沒想到還真的被錄取了。當上記者后,我認真研究川報上的各種新聞,沒多久,我就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的寫法,平均每年的發(fā)稿量都在1000件以上,其中還有不少新聞作品獲得四川新聞獎等專業(yè)獎項,成為報社有名的 “寫稿快槍手”和“發(fā)稿大戶”。
10年前,我轉行行政,川報在我眼中就是同舟共濟的好朋友。2002年,內江東興區(qū)委宣傳部因工作需要對外物色新聞人才,一位新聞界的元老推薦了我。和宣傳部領導見面的第一天,我就提去了一大口袋“禮物”——歷年來在《四川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的七大本作品剪貼簿。沒過幾天,我便接到了辦理調動手續(xù)的通知。進了宣傳部以后,和川報打交道的機會就更多了,我也被報社聘為了特約通訊員。
5年前,我走上領導崗位,川報在我眼中就是得心應手的好幫手。2007年,組織上提拔我為區(qū)委外宣辦副主任。這時候,我抓住自己被川報聘為特約評報員的機會,通過閱讀川報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提高自身理論修養(yǎng)和管理水平,實現了從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到基層管理者的轉變。
如今,一大早就起床打開電腦瀏覽川報、晚上睡覺前拿上報紙批注已成為我每天的“營養(yǎng)餐”,我與川報的緣分和故事還在延續(xù)。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