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 揭歷史上真實的闖關東
時間:2018-02-24 10:33 來源:史嗑啷 責任編輯:沫朵
原標題:闖關東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 揭歷史上真實的闖關東
“東北”一詞最早見于《尚書·禹貢》:“東北曰幽州,其鎮(zhèn)山曰醫(yī)巫閭。”醫(yī)巫閭山位于今遼寧錦州市北鎮(zhèn)市與義縣交界處,主峰海拔866.6米。山之東麓有山神廟——“北鎮(zhèn)廟”。當?shù)仄窳鱾髦P于醫(yī)巫閭山的眾多傳說。當時。 戰(zhàn)國時,燕國在今遼東半島一帶設遼東郡(郡治襄平,今遼寧遼陽),秦漢魏晉因之。隋代遼東郡治移至通定鎮(zhèn)(今遼寧新民東北)。元代于至元四年(1267年)設遼東路,治所在黃龍府(今吉林農安)。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設“遼東都指揮使司”,治遼陽(今屬遼寧)。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段,人們就用“遼東”來稱呼東北地區(qū)。因此, 學者、作家、報人曹聚仁先生《萬里行記》說:“古代的"東北",乃"遼河流域"的東北。”
“關東”一詞本指函谷關以東。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縣坡頭鄉(xiāng)王垛村,東自崤山,西至潼津,從西周以來便是溝通關東、關中的門戶,乃兵家必爭之地。“關東”與“山東”同義,這里的“山”指崤(xiáo)山,“山東”指崤山以東。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建山海關城堡一座,山海關扼東北與中原之咽喉,東北一帶因此被稱為“關東”。山海關以內,俗稱“關里”。遼東至明代仍屬山東府管轄,滿人入關,削去了遼東山東之領土。因此遼東被迫在清代與山東分割!
自康熙年間(1662—1722年)起,“關東”一詞才逐漸被官方和民間廣泛使用。“東三省”是人們稱呼東北的另一個名稱。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分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此為“東三省”名稱之始。除“東北”、“關東”、“東三省”外,還有一些俗稱。如膠東半島一帶以渤海灣為界,稱東北為“海北”,稱山東為“海南”。另外,東北還有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代稱——“白山黑水”。
“闖關東”有廣義的與狹義的兩個概念。 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地區(qū)的民眾出關謀生,皆可謂之“闖關東”,此為廣義。狹義的“闖關東”僅是指從清朝同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中原地區(qū)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我們通常所說的“闖關東”是狹義的。
闖關東從文化的角度看,中華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農耕民族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固守一畝三分田,愿意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靜生活。要做一個離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與開拓,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從清朝到民國數(shù)百年間,背井離鄉(xiāng)的山東等地區(qū)的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東北“龍興之地”墾殖——頒布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滿人傾族入關,關東人口劇減,借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條邊”籬笆墻——東北長城(柳條邊墻、柳墻、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到吉林市北曰“新邊”(《辭!罚。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
十九世紀中葉,虛掩的山海關大門敞開,流民潮涌,洶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闖關東”浪潮疊起,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qū)大規(guī)模挺進,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如果說“閉關”時代的文化交流表現(xiàn)為中原文化對東北固有文化的“影響”,受到“封禁”的人為干擾,那么,在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關東地區(qū)擴散,使得中原文化和關東文化在遼闊的關東得到了并存。
山東村在關東的“復制”,實際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員數(shù)量龐大,他們有充分理由保持自己的文化,所謂“聚族而居,其語言風俗一如舊貫”即是。他們可以不必改變自己,削足適履,去適應當?shù)氐纳鐣L俗、宗教信仰,使用當?shù)氐恼Z言文字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同樣是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趙中孚在論及“闖關東”的意義時說過這樣一段話:“社會意義上,東四省區(qū)基本上是山東農業(yè)社會的擴大,二者之間容有地理距離,但卻沒有明顯的文化差別。山東與東四省區(qū)之間,無論在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家族制度、倫理觀念、經濟行為各方面,都大同小異。最主要的是東四省區(qū)移墾社會成員,沒有自別于文化母體的意念。”
面對關內文化的撲面而來,關東文化不可能沒有絲毫戒心,也不可能沒有“土客”矛盾產生,如《黑龍江述略》載:“而雇值開墾,則山東省為多。每值冰合之后,奉吉兩省,通衢行人如織,土著頗深惡之,隨事輒相欺凌。”遼寧安廣縣(今吉林大安市新平安鎮(zhèn))也是一個例子,《安廣縣鄉(xiāng)土志》記載:“縣屬未經設治以前,蒙古未諳耕種。徒資牧養(yǎng),一片荒蕪。嗣經漢民來境墾種,公旗得獲租利。然因族類各異,言語不通,情意未能浹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緒三十年(1904年),奏準委員勘荒,招戶領地?兔衤勶L而至,……蒙古亦漸事稼穡。”
公元1855年,一場罕見的水災襲擊了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區(qū)。大水沖垮了大運河,漕運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運生存的人們不得不面臨嚴重的生計困難,加上晚清時期的各種苛捐雜稅,進入土地相對遼闊,人煙相對稀少的關外地區(qū),成了當時破產農民的一個自我救贖的主要途徑。
闖關東的人以山東人和河北人居多,從清初到民國年間,內地闖關東的人數(shù)達到了3000萬人次,多數(shù)是因自然災害和戰(zhàn)亂而迫于生計的人們。他們從內地到關東需要克服種種困難,不是飄洋過海,就是跋山涉水。他們鉆山林、涉河流、挨饑餓、斗野獸、避土匪……突破重重險阻,最終來到關東大地上為了生存而謀生……
當這些關內農民進入遼闊的東北地區(qū),很多人被迫從事重體力活,所以不受當?shù)厝舜。這些當?shù)厝耍礉M人、蒙古人和流民對這些外來客在開始階段并不是很友好。有記錄記載“原有土著,多以惡言相向”,“然因族類各異,言語不通,情意未能浹洽,蒙古多欺凌之......”。電視劇《闖關東》里面描述的主人公朱開山在老金溝淘金的故事,便是對當時的真實寫照。當時在當?shù)亓鱾饕痪湓?ldquo;老金溝淘金,滿族人不干,本地人不干,山東人干!”里面的淘金者,十之七八是山東人,想要淘到金子,既要受到官兵的監(jiān)控,還要遭受來自土匪的威脅,艱辛程度可想而知。而主人公朱開山則是里面的佼佼者,淘到金子之后,又帶領眾人躲過了官兵和土匪的層層把守,得到了成家立業(yè)的本錢。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