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福建文藝界熱評電影《守島人》(五):守住了,就是一種地久天長
電影《守島人》全國熱映以來。影片受到了福建文藝界專家的一致好評。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秘書長、福建省文學院副院長曾念長如是說:
電影《守島人》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進述王繼才和王仕花夫婦在開山島守衛(wèi)32年的感人事跡。王繼才和王仕花是真實姓名,開山島是真實地名,32年是一個真實時間。事跡也是真實的。真實的人物、事跡、地點和時間,構成了整部電影的客觀性基礎,當然也對藝術性創(chuàng)造提出了挑戰(zhàn)。守島生活極其單調,雖然時間跨度很大,但是要轉化成電影語言,在不違背生活真實性的前提下講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頗有難度。這部電影沒有把重心押在故事經營上,真是明智之舉。假如故事講得太有戲劇化,或許可提高觀賞性,卻也極有可能損害了可信度。當然,記流水帳也是不行的。這里面最有必要,也是最有可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探索的,應該是時間的藝術性表達。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準確抓住了這一點。
32年是物理時間,2個小時是電影時間。32年肯定不會等于2個小時,這是誰都懂得的常識。但是以藝術為中介,32年和2個小時可以等同起來。是一種感覺上的等同。或者說,通過一種時間藝術,可以讓人在2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真切感受到一對夫妻在島上堅守32年的生命體驗。這種時間藝術,類似于一種轉換器,可以將一種性質的時間轉換為另一種性質的時間。當這個轉換器在運作時,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常見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在起作用。
一是重復。主要是行動細節(jié)和場景細節(jié)的重復,比如抗臺風、拍蚊子、記日志、揮國旗、養(yǎng)海蠣、遠眺等等,在電影中多次出現(xiàn)。這種重復一方面是對物理時間的折疊,把漫長的單調的海島生活壓縮在一些重復性細節(jié)里。另一方面又是對物理時間的還原,通過重復性細節(jié)呈現(xiàn)海島生活的漫長和單調。這種折疊與還原又產生了超出時間之外的表達效果,呈現(xiàn)出了海島生活環(huán)境的孤立和惡劣。
二是變化。有生命體征的變化,比如王仕花剛來島上時兩腿便利,下島時已是一瘸一拐了。有生命體驗的變化,比如王繼才在島上生活多年之后,已經無法適應城市生活節(jié)奏,進一趟城,看到街上車來車往有些驚慌。陪伴著王繼才夫婦的狗狗也變化了,大黃入土為安,大黃的兒孫們繼續(xù)陪著王繼才夫婦守衛(wèi)著海島。所有這些細微變化,傳達了生命時間的流逝,也傳遞出一種水滴穿石的力量。時間在流逝,王繼才的思想也在發(fā)生了變化。剛開始他還有等人來接任的想法,后來他就不想了,主動要求留下來守衛(wèi)開山島,直至最后,他與這個島融為一體。
通過時間的藝術性處理,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堅守海島32年的事跡得到了完整性表達。當然是藝術意義上的完整性。同時,這種藝術性表達又對電影主題起到強化作用。從大分類來看,《守島人》屬于英雄題材電影。但在傳統(tǒng)英雄題材電影中,創(chuàng)作者需要處理的,往往是一種劇烈變化的時間。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時間是高度凝聚的,也是高度戲劇性的,同時也是非重復性的。這是一種扣人心弦的時間。而《守島人》里的時間是緩慢流逝的,也是低度抒情性的,同時也是可重復性的。這是一種深情永駐的時間。同樣是英雄題材,同樣是主旋律電影,卻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時間處理方法。這是因為時代不同,英雄需要面對的時代真實性也不同了。
《守島人》的主題,體現(xiàn)在一個字上——守。守住這個島,也是守住 人的初心。王繼才的初心既然已上島,就只能等待空間和時間的考驗。空間上的專一和時間上的持久,最終成全了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的生命坐標。在電影中,王繼才對這個生命坐標表達得相當樸素。他說,人這輩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虧心。這話說得好,說得實在。還有王仕花的那一句話也是沁人心脾的——你守島,我守你。用漫長一生來堅守一件有益的事,守候一種熱愛,這不就是不忘初心嘛。
守住了,就是一種地久天長。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