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重陽節(jié)的來歷及習俗你知道嗎?
時間:2020-10-25 21: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原標題:重陽節(jié)的來歷及習俗你知道嗎?

    農(nóng)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因為《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九九重陽,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shù)字中又是最大數(shù),有長久、長壽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jié),所以,“九九重陽”就被認為是祝福老人長壽的好日子。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一些地方把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自古重陽節(jié)就被人們重視,如今這個節(jié)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中國的“老人節(jié)”。

  重陽節(jié)由來
 
  關于重陽節(jié)的由來,源于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xiàn),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xiāng)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恒景歷經(jīng)艱險,終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并密傳授降妖劍術.恒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jīng)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訣,讓恒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xiāng),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xiāng)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fā)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凄厲地吼叫,瘟魔沖出汝河,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fā)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恒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jīng)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據(jù)說,在中原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
 
  九九重陽,還有歷史淵源.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屈原在《遠游》中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曹丕在《九日與鐘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他已明確寫出重陽飲宴了.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至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jié)的習俗
 
  農(nóng)歷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重陽佳節(jié),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熱鬧非凡.
 
  1.登高

  在古代,民間重陽節(jié)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寫的登高詩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為有名: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所謂登高,也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不過是登高山,登高塔,舉目遠望,欣賞風景.
 
  2.吃重陽糕

  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兒女的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陽糕的制作古人比較講究,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有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小紅紙旗,點蠟燭燈.意欲用“點燈”、“吃糕”來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及飲菊花酒

  重陽節(jié)恰逢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相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jié)合,以求貌似陶淵明.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菊花品種繁多,千姿百態(tài).民間還把農(nóng)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jié)里,觀賞菊花成了節(jié)日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清代以后,重陽賞菊之習尤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李清照的《醉花陰》就描述了重陽節(jié)飲酒賞菊的場景: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詩中描寫了李清照獨自一人在重陽節(jié)飲酒賞菊的場景,烘托出了凄涼悲傷的氣氛,抒發(fā)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所以不少婦女、兒童將茱萸佩帶于臂,或插在頭上.重陽節(jié)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jīng)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還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已經(jīng)如此,歷代盛行.在清代,北京人在重陽節(jié)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
 
  重陽節(jié),在陜北正式收割的季節(jié),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陜北人晚上過重陽節(jié),因為白天忙于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吃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后,人們?nèi)齼蓛傻刈叱黾议T,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云:“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曲》曰:“驚聞佳節(jié)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

    有些地方的群眾,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dstuf.com/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zhuǎn)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