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短視頻” 一場關于文明的盛宴
時間:2021-05-20 15:08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18日,第45個國際博物館日,抖音發(fā)布首份博物館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5月,抖音上博物館相關視頻數量超過3389萬,播放超過723億次,獲贊超過21億。通過抖音線上看展,親近文物,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這份報告中,故宮博物院為 博物館,《清明上河圖》為最受抖音網友關注名畫。
從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到浙江博物館的《富春山居圖》,從秦朝的兵馬俑,到漢代的金縷玉衣……用戶于方寸屏幕間觀賞一件件傳世之寶,在稀世珍品中感受華夏文明的厚重。短視頻平臺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文物觀賞體驗,“文物舊邦”也被賦予了新生命力。
應當說,這一波短視頻文物觀賞風潮,得益于疫情的催化。疫情期間,文博旅游行業(yè)受到不小沖擊,公眾進館游覽、看展需求也被很大程度抑制。在這種局面之下,一些博物館嘗試與短視頻平臺合作,為用戶提供“云觀賞”服務。沒想到這種利用新技術、新媒介的傳播方式迅速出圈,成了時下文物觀賞新的“打開方式”。這就提醒,傳統(tǒng)文博產業(yè)不妨善用、活用短視頻,為文物觀賞開辟新的市場空間。
毋庸置疑的是,短視頻已經成為新時代的文本,其簡單、直接、動態(tài)、靈活的內容表現形式,幾乎可以承載所有類型的意思表達。而且,它完美糅合了一款產品的實用性與娛樂性,深刻對應了人性需求?梢韵胍姡谖磥,人們對短視頻的依賴只會增多不會減少,短視頻還將占據更多的“國民總時間”。
于文物觀賞而言,短視頻的優(yōu)勢當然在于能夠打破時空限制,讓民眾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到博物館中的文物。不過,這也只是“文物+短視頻”收獲用戶的第一步。更關鍵的是,短視頻中的文物,由于經過了新技術、新形式的包裝,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真正“活”了起來。
“活”起來的文物才有真生命。此前,抖音聯合國家博物館等7家博物館推出的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H5就曾刷爆朋友圈。視頻中,文物可以說悄悄話,跳起拍灰舞,還喊著網絡流行語的口號,少了霸氣,多了搞怪,一改之前嚴肅、枯燥的刻板形象,引得網友紛紛驚嘆。這就是典型的利用新技術改變傳統(tǒng)文化呈現方式的嘗試。新的表達方式,給人一種親近感,也有助于民眾更加深刻理解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意涵。
傳統(tǒng)文物與短視頻結合所產生了奇妙效果,顯然這并非只是簡單的“好看”,而是用新的“文本形式”為文物增添了溫度與厚度。通過技術的“二次加工”,深藏在博物館中的文物擺脫了呆板僵硬的形象,成為可以與我們互動甚至對話的“活物”,網民的認同感也就由此產生了。
這也為傳統(tǒng)文化推廣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不只是文化本身有價值就足夠,從業(yè)者還應懂得如何用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其發(fā)揚光大。當下互聯網創(chuàng)新浪潮還在澎湃涌動,傳統(tǒng)文化部門不妨借鑒“短視頻+文物”的創(chuàng)新模式,讓更多傳統(tǒng)文化珍品“破壁出圈”,為公眾打造更多文化盛宴。文:韓城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