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希望上路
時間:2021-04-20 16:0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載求學路,一路風雨泥濘,許多不容易。如夢一場,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團聚過。”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一博士論文的致謝部分在網上引發(fā)熱議。作者用真摯質樸的語言講述了自己懷揣希望,一路奮斗,抗擊命運的故事,感動了眾多網友。
黃國平在論文中回憶道:“人情冷暖,生離死別,固然讓人痛苦與無奈,而貧窮則可能讓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燈下寫作業(yè)或者讀書都是晚上最開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節(jié)目就是用竹筍殼塞瓦縫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夜里抓黃鱔、周末釣魚、養(yǎng)小豬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圓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腳測量過無數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電瓶進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學費沒交,黃鱔卻被父親偷賣了,然后買了肉和酒,都是難以避免的事。”身處黑暗,仰望光明,是他求學路上最好的寫照。貧窮,親人的去世種種壓力如山一般向他壓來,而他始終不曾放棄希望,一步一個腳印艱難地向前走。
《致謝》的走紅讓我們大家都看到了希望的力量,黃國平堅定著信念,“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多少次被擊倒,又不斷的站起來。當今社會,不少人鼓吹“佛系”,“隨遇而安”是缺乏理想信念的體現(xiàn),缺少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丟掉了奮發(fā)前進的動力。黃國平用實際行動對這樣的消極情緒做出了反駁,初心不改,奮發(fā)拼搏。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