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的不是技術是缺位的愛
時間:2019-11-27 17:3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毀掉孩子的不是技術是缺位的愛
刷快手、抖音找樂子,“打農藥”“吃雞”尋刺激,看直播、刷禮物圖新鮮……這些看上去是城市年輕人用來打發(fā)時間的電子娛樂項目不再是城市青年的專例。早已變成了農村孩子生活的一部分,F(xiàn)今網絡和電子產品觸手可及。由于缺乏管束、課外生活單調等原因,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正沉迷于電子產品。“宅”“喪”這些看似和農村孩子完全不搭邊的詞匯正逐漸變成了農村孩子的真實生活寫照。這些電子產品正讓他們作息不規(guī)律、視力下降、身體素質變差進而引發(fā)近視高發(fā)、身體變差、精神頹喪、孤獨自閉、價值觀混亂等多重問題。
電子產品是冰冷、沒有感情的,只要是孩子,長期與其打交道就不會是件好事。尤其農村孩子,不僅僅是玩手機那么簡單更是處在缺乏正規(guī)學校管理和父母陪伴的時候。他們也喜歡聊微信、QQ,看似社交廣泛,但現(xiàn)實中很孤獨,缺乏面對面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這些孩子情感關懷缺失,長期處于自我認同度低、孤獨感強烈的狀態(tài),容易從虛擬世界尋求慰藉。
可是更讓家長感到無力惶恐的是,一些極端例子的出現(xiàn)如家長摔手機孩子跳樓身亡的悲劇。對于正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是管不住,也不敢管,讓家長無從下手。而相較于城市孩子擁有豐富的興趣班、夏令營、游學項目等,農村孩子課后活動匱乏、生活單調乏味,只能從廉價的手游中獲得新鮮刺激感。“不玩手機玩啥”已成為農村孩子的“口頭禪”和暴擊家長的“靈魂一問”。對于農村留守兒童而言,電子產品就是人生陪伴者。可是網絡大環(huán)境并非優(yōu)良,網絡內容良莠不齊,而孩子對網絡信息的把控能力較弱,有樣學樣導致孩子行為失范、價值混亂等問題也頻頻出現(xiàn)。如有的模仿網言網語,說臟話,一些游戲中的吵嘴會演變成現(xiàn)實中的“單挑”或斗毆;還有的模仿網紅主播的發(fā)型、衣著,在校服上涂鴉、穿著裁剪過的半截褲上學裝帥?。網絡的跟風變成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思想走偏。
學校監(jiān)管乏力是農村孩子廣泛沉迷電子產品的另一原因。雖說各農村中小學都不準學生在校玩手機,但當學生一出校門或沒有老師監(jiān)管時,就往往“失控”。就算部分學校嚴禁學生帶手機,但發(fā)現(xiàn)了卻不能沒收,因為一些外地打工父母需通過手機與孩子取得聯(lián)系、轉生活費等。盡管一些游戲廠家或短視頻平臺也設立了“青少年模式”,但不少中小學生用父母賬號注冊,難以起到控制效果。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更好地履行監(jiān)管主體責任,是農村家長不能輕釋的責任。其實孩子的自控力太弱,不如不買手機。家長更應該是以身作則,摒棄“孩子還小,玩一會兒沒關系”的觀念,應盡可能多與孩子溝通,給予有效陪伴。同時,應鼓勵鄉(xiāng)鎮(zhèn)、學校聯(lián)合開展素質拓展等活動,豐富農村孩子的課余生活,通過培養(yǎng)新的興趣點,轉移其對手機的注意力。雖然不能像過去那樣玩水、爬樹、卷著褲腿捏泥巴,但是鄉(xiāng)村有著城市沒有的天然資源優(yōu)勢?梢酝ㄟ^組織孩子們體育運動和趣味戶外活動,在順應孩子好玩天性的同時實現(xiàn)強身健體,從而避免他們形成手機依賴。
當然,電子產品是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的必然產物,本身并非洪水猛獸,一刀切的抵制和拒絕并不能解決問題。就如同洪水一樣,堵不如疏。很多電子平臺、電子工具是縮小城鄉(xiāng)孩子教育資源差距的有效抓手。農村孩子需要上網去學習知識、增長見識。其實他們缺乏的只不過是能夠安全使用的電子產品和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而這點可以通過提升農村學校信息化硬件設施來滿足。比如,建設類似于大學的電子閱覽室,讓農村孩子在“綠色”上網環(huán)境里自主查閱資料,真正享受互聯(lián)網發(fā)展紅利! √圃v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