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靠墊 最樸實的大愛之舉
時間:2019-08-26 11:10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8月22日晚7點多,上海鐵路局無錫站出現了暖心一幕,一名老人突發(fā)心臟不適,站臺值班員孫蓀扶著老人,讓他靠在自己身上,當了28分鐘的“人肉靠墊”,直到救護車趕到。(8月25日 揚子晚報)
28分鐘時間里急病老人一定心急如焚,也渴望陌生人的救助。毫無疑問,在這28分鐘時間里,鐵路人孫蓀成了老人的依靠和“救命稻草”。“人肉靠墊”,用自己的身體讓老人倚靠著并堅持整整28分鐘。這28分鐘時間的“親密接觸”,每一秒都給老人傳遞著“請不要擔心,危難時刻有我在”的堅定信號。
旅客從買票進站那一刻開始,就把旅行過程中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與鐵路聯系在了一起。在確保旅客生命財產安全的基礎上,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是鐵路部門一直努力的方向。為人民服務是一代代鐵路人亙古不變的初心,鐵路人對旅客的關愛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旅客感到旅途的溫暖;鐵路人對旅客的關愛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旅客品嘗到旅途的清甜。鐵路的初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旅途的心靈獲得慰藉。
救死扶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互幫互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作為社會主義新風尚的踐行者、弘揚者,鐵路人有責任有義務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旅客旅途過程中遇到危難時,鐵路人總是以舍我其誰的狀態(tài)沖上前,做最美的“逆行者”。
“人肉靠墊”,鐵路人用最樸實之舉詮釋著人間大愛。眾所周知,因為“專業(yè)不對口”,鐵路工作人員并不具備醫(yī)療資質及相關急救技術。每當旅客發(fā)生急病時,鐵路工作人員總會在第一時間廣播尋醫(yī)或者通知醫(yī)療單位尋求幫助。即便如此,為最大限度確保旅客生命安全,“不具備醫(yī)療資質”的鐵路部門依舊一直在努力:站車配備急救箱、定期培訓紅十字救護員、尋找具備醫(yī)療資質的旅客作為列車“特聘醫(yī)生”等等。
即便不具備醫(yī)療資質,但諸如孫蓀“人肉靠墊”式的大愛在鐵路人中“不足為奇”,甚至“屢見不鮮”。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這已成為了鐵路工作人員的一種行為本能,一種職業(yè)道德,一種從心之舉。是什么讓鐵路人甘做“人肉靠墊”?是精神,是信仰,是對旅客生命的敬畏,是鐵路的初心。同時,也是對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直接追求! 曹恒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