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智慧法院彰顯司法人文關懷
時間:2018-01-12 10:5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北京四中院微信公眾號又添新功能。1月10日上午,北京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正式上線“北京四中院掌上智慧法院”平臺,該平臺實現(xiàn)了網上調解、在線立案、案件繳費、微信庭審、舉證質證、電子送達、卷宗借閱等在線訴訟服務和遠程審判全流程辦案,40余項功能最大限度降低了跨區(qū)域案件訴訟成本,真正實現(xiàn)“讓數(shù)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據了解,這也是北京首家掌上智慧法院。(1月11日《北京青年報》)
“讓數(shù)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是北京四中院掌上智慧法院的定位,也是司法便民主動適應互聯(lián)網時代的體現(xiàn)。為了更好滿足跨區(qū)域案件當事人的維權訴求,北京四中院將網上調解、在線立案、案件繳費、微信庭審、舉證質證、電子送達、卷宗借閱等訴訟服務搬進了手機客戶端,不僅實現(xiàn)了遠程審判全流程辦案,而且實現(xiàn)了“掌上辦理”?梢哉f,這是一項深得民心的司法便民舉措。
司法便民追求的就應該是高效便捷,讓群眾少跑路、少折騰。但是,傳統(tǒng)司法模式下,在跨區(qū)劃案件的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往往需要頻繁往返兩地甚至多地,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勞累,還要遭受金錢上的損失,甚至最終的結果還是“追到一只雞、賠上一頭牛”,這都給當事人訴訟維權帶來了不小的煩惱。正因此,有人感慨:“惹上官司,不得安生”,話語中透露出的是無奈,是困惑,更是對司法便民的強烈訴求。
互聯(lián)網時代就應該有互聯(lián)網思維。隨著通信方式的改變,隨著電子設備的更新,在人人都有智能手機的時代,司法便民就應該借助現(xiàn)代工具實現(xiàn)真正的“互聯(lián)網+”,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訴訟全程,真正實現(xiàn)“讓數(shù)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更為關鍵的是,掌上智慧法院有助于真正降低跨區(qū)域案件維權成本,賦予維權者表達訴求的底氣,徹底解決其后顧之憂,這無疑讓公平正義來得更方便,而那些望而卻步、忍氣吞聲的尷尬境況也必將成為歷史。
近年來,司法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主動回應人民群眾期待,主動運用新科技革命成果的舉措越來越多。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6個巡回法庭,減輕群眾到北京打官司、信訪的舟車勞頓,到建設智慧法院實現(xiàn)網上立案、跨域立案;從成立知識產權法院,應對越來越多的知識產權糾紛,到跨區(qū)域審理重大民事行政案件,破解地方保護主義;從杭州互聯(lián)網法院掛牌運行到現(xiàn)在的首家掌上智慧法院,司法機關以有力的改革舉措和擔當意識,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掌上智慧法院作為一種新事物,其發(fā)展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與挑戰(zhàn)。怎樣為群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司法服務?如何保障當事人在“云”上的信息安全?這些同樣是掌上智慧法院必須面對的課題。但可以肯定的是,掌上智慧法院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司法技術的與時俱進,也生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價值追求。這是司法便民的理念,也是司法服務的智慧。
掌上智慧法院讓公平正義來得更方便,彰顯司法人文關懷。丁恒情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