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 電影賀歲檔,各路大片激戰(zhàn)正酣。《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簡稱《泰囧》)無疑是一匹“黑馬”,投資僅3000萬元的小成本電影,最終票房或可達到10億元。投資方光線傳媒(300251)因此而賺的盆滿缽滿。
12月25日,光線傳媒發(fā)布公告稱,截至12月23日,該片上映12天,經初步不完全統(tǒng)計,票房達到約6.9億元,預計為光線傳媒帶來票房分賬收入約2.62億元。當天股價應聲上漲9.27%,多家券商對其調高評級,并認為其全年業(yè)績超預期。
而在不久前,華誼兄弟(300027)投資的《一九四二》上映后,雖然影片口碑不錯,但票房不達預期,股價遭遇重創(chuàng)。華誼兄弟不得不發(fā)布澄清公告撇清股價下跌與票房的直接關聯。目前,華誼兄弟投資的另一部電影《十二生肖》,票房表現不俗,其股價開始回升。
從電影票房的背后,投資者不得不探討這樣一個話題:無論投資多大、制作多精良的電影,其票房都無法預測,這是電影的特點。然而,從事影視制作的上市公司,若讓電影票房的高低決定股價的起伏,經營風險將會變得無法把控。
按照此邏輯,一方面,那些提前潛入上市公司股票的資金,一旦意識到票房達不到預期就會落荒而逃,而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則面臨著被套的風險;另一方面,作為電影的制作方,上市公司可能因為一次巨大的投入就變得“傾家蕩產”。
事實上,影視業(yè)最發(fā)達、最成熟的美國,其好萊塢發(fā)展到如今的地步,也經歷過陣痛、變革和摸索。
重量級的動畫片制作公司夢工廠2003年投資的《辛巴達七海傳奇》讓其巨虧1.25億美元;2005年,《逃出克隆島》遭遇票房慘敗,這兩次失敗的投資曾使夢工廠瀕臨破產。這表明,單純通過影視作品的票房來支撐公司成長的路徑行不通。若想避免票房對股價產生巨大沖擊,影視公司都面臨巨大的轉型。
從目前來看,作為影視業(yè)龍頭的幾家上市公司都在進行探索。
華誼兄弟在向重資產轉型,想打造中國版的迪斯尼。華誼兄弟在蘇州、上海、海口等地建設主題影視樂園涉足旅游地產開發(fā),與中國電信、百視通(600637)合作,涉足新媒體運營,此外還涉足游戲和衍生品開發(fā)。華誼兄弟高層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公司不僅僅是一家電影制作公司,未來將是一家娛樂集團公司。
但目前來看,這些動作還難見成效,外界對于華誼兄弟的關注仍更多停留在影視作品方面。
光線傳媒主要偏重于電視節(jié)目制作及發(fā)行,上市后積極拓展電影制作的投資力度,此次《泰囧》已初獲成功。不久前,光線傳媒還對游戲公司和社交網絡公司進行了股權投資。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