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新三板做市企業(yè) “組團”出走釋放哪些信號
時間:2017-05-09 11:35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毛青青

  今年一季度,新三板做市企業(yè)數量首次出現單季度下滑態(tài)勢。新三板市場里大多都是中小型科技企業(yè),所以做市下降的企業(yè)里科技型企業(yè)約占了80%。

  近日,有媒體報道,今年以來,新三板市場上做市企業(yè)數量出現下滑態(tài)勢。數據顯示,新三板做市企業(yè)從年初的1653家回落至當前的1500余家。

  “做市企業(yè)數量下降的同時,大額交易開始增多,這也使得協議轉讓開始被催熱!比f聯證券投資銀行部洪源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新三板大宗交易平臺尚未建立,在做市轉讓的交易模式下,掛牌企業(yè)無法正常實現大額股份轉讓。綜合考慮對公司市值的干擾和股權重組成本,在不影響交易價格的情況下,要想實現大額股份轉讓,目前協議轉讓對企業(yè)來說是最佳選擇。

  做市下降企業(yè)中科技型企業(yè)占八成

  “今年一季度,新三板做市企業(yè)數量首次出現單季度下滑態(tài)勢。新三板市場里大多都是中小型科技企業(yè),所以做市下降的企業(yè)里科技型企業(yè)約占了80%!焙樵凑f。

  洪源介紹,目前新三板市場只有協議轉讓與做市轉讓兩種交易方式,而大多數掛牌企業(yè)均希望能找到兩家或兩家以上的券商為自己做市,因為這樣相當于為非專業(yè)買家提供了券商的專業(yè)價值評估體系的背書,具有提振投資者信心和風險規(guī)避的作用,并由此適當地提升公司自身的價值。所以一般來說,為了股價,能選擇做市轉讓的企業(yè)都會采用做市轉讓的交易方式。

  協議轉讓由于是買賣雙方線下議定價格,通常買賣方直接洽談,然后通過股轉系統(新三板)交易。買方要有比較專業(yè)的知識,才能舊能避免投資失誤,因此也就不利于吸引非專業(yè)投資者的參與。但在之后的股份改制和重組中,協議轉讓卻要方便許多。

  2014年8月,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正式實施,這也是國內證券市場上首次引入做市商制度。在該制度實施初期,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尤其從制度實施到2015年上半年,流動性改善的效果尤為明顯。

  但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做市企業(yè)數量增速明顯放緩,平均每月增加4.5家,遠遠低于前三季度的平均每月增加44家的速度;另一方面,2017年以來,新三板做市企業(yè)數量呈現負增長態(tài)勢。

  “與新三板大多數企業(yè)所采取的協議轉讓方式相比,做市方式下掛牌公司股票成交更為活躍,流動性更好。并且,做市商為掛牌公司股票做市本身也代表了其對掛牌公司的認可與信心,向市場傳遞了正面信息,因此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關注和參與。”洪源說。

  對于掛牌企業(yè)而言,盡管采取做市轉讓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優(yōu)勢,但這并未阻擋部分企業(yè)選擇協議轉讓。數據顯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共有155家企業(yè)將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此前表示,做市公司紛紛“出走”,也降低了協議轉讓的公司轉向做市轉讓的熱情。今年以來,每月協議轉做市的企業(yè)數量呈現持續(xù)下滑趨勢,并于3月份達到了單月“最低谷”,單月僅有7家企業(yè)選擇將轉讓方式變更為做市,當月由做市方式轉協議的公司達到最高峰,有37家。

  數量下降,新三板企業(yè)轉向IPO是主因

  “這其中影響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與新三板企業(yè)大多轉向IPO有關!焙樵凑f,IPO的提速紅利正在對新三板企業(yè)構成巨大吸引。

  有數據顯示,3月份,有盛世大聯、清泉股份等9家新三板公司啟動了上市輔導。而這也只是去年底IPO提速后的一個側面。去年11月份以來,進入上市輔導期的掛牌公司數量已達140家;而在去年前10個月期間,進入上市輔導狀態(tài)的掛牌公司僅有119家。

  爭相涌入IPO大門,是政策趨勢轉向的條件反射;而在新三板結構內部,IPO熱度升溫也在同一時間產生了影響,其中不少做市商選擇退出相關企業(yè)做市,而也有越來越多的做市企業(yè)選擇回歸協議轉讓,這在一些時候成為其擬IPO動作的伏筆。

  “擬IPO的掛牌公司退出做市交易,一方面與公司和做市商協商減少上市前股權不確定性等條件有關,但另一原因是,國有股上市轉持的剛性義務,給做市商成為擬IPO股東提出了技術難題!焙樵凑f。

  洪源介紹,2009年,財政部、國資委、證監(jiān)會、社;鹪掳l(fā)《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根據辦法規(guī)定,凡在境內市場IPO的國有持股,均需要劃轉實際發(fā)行數量的10%至社;。

  然而,一旦做市商被認定為國有企業(yè),且在企業(yè)擬IPO時作為股東出現,其所持股份必須履行上述轉持義務,這也意味著,該類做市商無法在掛牌公司的IPO紅利中分羹,而這也成為了諸多做市商退出三板企業(yè)做市的一大原因。

  “雖然IPO的紅利會持續(xù),但國有股轉持了之后,等于最終的投資收益都要劃給社保,這樣一來還不如退出!焙樵凑f,受上述原因掣肘,不少做市企業(yè)在進入IPO輔導期時就舊能的變更為協議交易。

  未來這一趨勢還將持續(xù)

  “未來這種做市企業(yè)下降的趨勢還將持續(xù),尤其是今年到明年是一個爆發(fā)期。因為,現在新三板市場很多存量企業(yè)總體發(fā)展較好,有IPO的預期!焙樵凑f。

  洪源認為,相比滬深兩市萬億的成交量,新三板依然處在初級成長期,其交易活躍度和股票流動性依然受限,這也是很多企業(yè)選擇IPO的重要原因!霸倬褪茿股的融資價值,IPO市場企業(yè)體量一般要大得多,其發(fā)行的股票融資數額更大,贏利額在3000萬—4000萬的公司,A股上市后市值將會達到30億—40億的水平,而在新三板市場,企業(yè)的市值無法真實反映價值,市值也偏低。選擇IPO,對于企業(yè)來講,更具吸引力。”

  但不容否認,與主板IPO相比,新三板在時間成本和各項費用成本方面也具有比較優(yōu)勢。“主板上市至少要3年時間,而在新三板掛牌大概只需要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對企業(yè)而言更便捷。另外,企業(yè)在新三板融資面對的審批程序更少。”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jiān)付立春稱。

  付立春表示,對于一些相對資產規(guī)模比較小的、行業(yè)排名不是特別領先,或者一些非主流的中小金融機構來說,在新三板上市比較符合其正處于成長期的定位,同時也能達到品牌宣傳的目的。

  洪源建議,未來新三板市場里,應該完善分層制度具體政策落實,讓創(chuàng)新層、未來推出的精選層的掛牌公司,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分層的紅利。另外,相對于已掛牌企業(yè)數量,目前的做市商數量明顯不足,導致新三板企業(yè)流動性普遍弱于A股企業(yè),美國NASDAQ市場交易較為活躍的股票的做市商往往能達到40—45家,平均來說,每只股票的做市商家數超過10家。所以新三板做市商隊伍也應適當擴容,將具備投資能力的公募基金、VC/PE機構等納入做市商隊伍。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女邦網 IT人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