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愚書論”你可知為什么書法推崇魏晉風骨么?
學習書法,必崇魏晉,作為歷史上書法成就的 峰之一,短短二百年光陰,卻有魏武揚鞭之豪放雄壯,又有王右軍《蘭亭序》天下盡知之美名。
相傳為曹操手跡,現(xiàn)存于陜西漢中博物館
書法常講風骨,何為風骨?人之性情而已,但人的性情不是獨立的,他與時代、環(huán)境、政治、文化緊密相關,為何魏晉能夠獨得“魏晉風骨”之美名,成為歷史上一張 的名片,時代大環(huán)境所致。
《伯遠帖》
《平復帖》
王珣之《伯遠帖》、陸機之《平復帖》,是少數(shù)今人還能親見魏晉昔日之詳?shù)臅ㄗ髌,存世甚少的魏晉作品并不妨礙人們對于那個時代的向往,無數(shù)的文人志士想要回到魏晉那個文人集體張狂的時代,殊不知,今日的飲酒作樂、肆意忘形,皆因更為痛苦和紛亂的過去。
將年輪拉回魏武當年,當曹丞相寫下“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時候,焦土之上的百姓無比渴望一個和平時代的到來,即便是這個和平的時間再短,也能夠給這片蒼茫瓦礫的大地帶來一口喘息的機會,那個時代極易讓人產生一種萬物瞬息、歷史無常、人生如幻的感覺。
正是經歷了戰(zhàn)爭,正是看多了生死,才會更加重視真性情的思考,盡情的享受生命與物質的雙重歡愉,渴望在有限的生命力獲得更多的逍遙與超脫,擺脫人生的孤苦。不論承認與否,人生都是一場修行,甚至是一場痛苦的修行,無論是逍遙于竹林妙野之間還是縱橫于廟堂高殿之上,都難逃自然規(guī)律的限制,正所謂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亦不為天地之無情而輟生,脫離了物質的層面,魏晉的文人開始撩起衣襟展示出傲人的風骨,轉而向以一種藝術的方式,去尋求一種與自然的溝通,亦或是對抗,既然以此肉身難以抵抗自然與時間,那就以心靈去獲取超越形體的自由。
有人說傳統(tǒng)書法藝術是玄學,那是因為書法是自由自在想象的表達,是真性情,而性情一說是玄遠并且奧妙的存在,陰陽和諧為最妙,單純的外形之美,或者是單純的精神之美,都不是和諧的存在,只有當兩者以最完美的姿態(tài)結合,才是最為理想的審美。
在絕大多數(shù)的歷史長河中,人性都被或多或少的禁錮在各種規(guī)則與制度的藩籬之中,魏晉時期是難得的一段打開了天窗,讓人們朦朦朧朧看一下頭頂天空的時期,或許只是那么一眼,足以使那些文人們記住了從未見過的星空,他們恨不得趕緊找出畫筆,目不斜視的記錄下這只殘存一瞬間的美麗。
有些美景即便只是看過一眼就再也忘不了,即便是后人只能通過前人殘存的一紙一片之中去了解,也依然能夠感受到那份波瀾壯闊的美,而被后人不禁稱道的“風骨”,也不過是對魏晉之自由、通達、內心自適滿足、精神解脫與超越的一種向往罷了。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魏晉文人選擇背對世事的無常與滄桑,面向自由的清風與舒暢,在自然中尋求自由精神的審美,正是這份放誕不羈、瀟灑飄逸、曠達超遠、嘯傲人生的氣質,才成就了華夏古往今來的一座充滿了自然氣息的藝術巔峰。
大愚書法作品
大愚書法作品
大愚書法作品
「大愚,號虛空,出生于1964年,其用筆如作篆籀,洗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喜好于書畫有關的筆墨學者,追尋黃賓虹先生的五筆七墨的獨特畫風,目前有代表作《新富春山居圖》《擬黃山湯口》《秋鴻》《創(chuàng)世之柱》《十方世界》等!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