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與宋元時期民族矛盾加劇和理學家們尊劉抑曹密切相關。三國歷史故事,西晉時已出現(xiàn)空城計等傳說,南朝《世說新語》中,有關《三國演義》的人物故事就有20多個。據(jù)記載,貂蟬的故事,北宋時已出現(xiàn)。而且北宋“說三分”,已形成“尊劉抑曹”的傾向。由于南宋是一個偏安政權,人們強烈呼喚正統(tǒng)秩序。朱熹編纂《通鑒綱目》時,尊崇類似南宋的劉蜀為正統(tǒng),加上兩宋理學家們對儒家倫理思想的升華和強化,這些反過來又必然會影響民間文學的價值認定。宋元時一代又一代的市井說書人,在民族矛盾的影響下,浸透了憂國憂民的心情,他們對歷史故事加工后,“史”的成分在淡化,“藝術”的成分在增加,從而宣講的主旨逐漸在英雄傳奇中,大力渲染正統(tǒng)觀和忠孝仁義。最早的三國話本元代《全相三國志評話》,雖只“粗具規(guī)模”,但其主題思想傾向已同羅氏《三國演義》接近。這種適應時代需要的藝術加工,無疑更加強化了人們對三國歷史的濃厚興趣。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