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燦若星辰的人才集群,大致可分為國君、武將、謀士三個板塊。武將們頂盔摜甲,手持兵刃,在戰(zhàn)場上征戰(zhàn)殺伐,是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群體。但若論及重要性,謀士比起他們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關系國家前途命運的戰(zhàn)略方針,都是出自于謀士們的運籌帷幄,武將們更多的時候,只是扮演了一個執(zhí)行者的角色。
諸葛亮制定的“隆中對”,就是為劉備的蜀漢量身定制的發(fā)展方略。諸葛亮根據(jù)劉備當時的實際情況,擬定了同時奪占益州和荊州的兩條腿走路的總方針。益州可以為蜀漢提供源源不斷的糧秣、財力、兵源補充,足食足兵,荊州則可以讓蜀漢在曹魏和孫吳之間獲得一個寶貴的戰(zhàn)略支點。一旦天下有變,蜀漢就能從益州和荊州兩路出兵,形成鉗形攻勢,克復中原,定鼎河山。
諸葛亮的隆中對,被譽為三國時代最為出色的戰(zhàn)略性國策,在蜀漢發(fā)展史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諸葛亮的隆中對在實施過程中,曾經(jīng)遭遇過一個謀士的強力挑戰(zhàn),差點半途而廢全盤破產(chǎn)。
這個能量如此之大的謀士,就是益州軍閥劉璋手下的謀士鄭度。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將出兵進攻漢中軍閥張魯,而張魯?shù)牡乇P就在劉璋的益州北面,山水相鄰。如果曹操滅掉張魯,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劉璋了。劉璋感到自己力量薄弱,不足以抵御曹操,于是向荊州的劉備求援。
劉備正中下懷,正想睡覺天上掉下個枕頭,立即帶領1萬精兵,星夜兼程進入益州,進駐葭萌城。雙方短暫的蜜月期還沒過完,劉璋意外得知部下張松暗中勾結劉備,準備乘機奪取益州,于是又驚又怒,與劉備就此翻臉,雙方大打出手,劉備奪取益州之戰(zhàn)就此開打。
戰(zhàn)爭初期,劉備手下兵強將勇,打得劉璋連連敗退。劉璋一時慌了手腳,不知所措。這時,他手下的謀士鄭度站了出來,向劉璋獻上一條計策:“左將軍懸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莫若盡驅(qū)巴西、梓潼民內(nèi)涪水以西,其倉廩野谷,一皆燒除,高壘深溝,靜以待之。彼至請戰(zhàn),勿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必將自走。走而擊之,則必擒耳”。
鄭度此計可謂非常毒辣,一針見血直指劉備死穴:劉備雖然很能打,但畢竟遠離荊州基地,客場作戰(zhàn),后勤糧秣供應很成問題,無法保證。他建議劉璋采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之策,主動放棄巴州以西、梓潼等地區(qū),同時把百姓全部遷走,糧食全部轉移或者燒毀。然后依托險要地形,深溝高壘,以守為攻,跟劉備長期相持對峙。
劉備怕的就是打持久戰(zhàn),益州與荊州基地遠隔千里,山重水遠坎坷難行,根本無法保證為益州前線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糧秣供應,只能就地取材,從益州當?shù)鼗I集。如果劉璋有針對性地一方面堅壁清野,讓劉備籌集不到糧草,一方面深溝高壘打持久戰(zhàn),劉備的一萬多人馬根本難以支撐下去,只能饑腸轆轆狼狽退兵。等到劉備退兵時,劉璋再出兵乘勝追擊,劉備很可能遭遇一次慘重大敗。
鄭度的計策如果能實行,劉備奪占益州的計策只能竹籃打水一場空,諸葛亮的隆中對也會全盤破產(chǎn)。自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兵無糧自亂。日后諸葛亮六次北伐祁山無功而返,正是因為后勤糧秣供應無法保證。《三國志》記載,劉備聽說后,“聞而惡之”,一個“惡”字非常形象地體現(xiàn)出劉備那種既恐懼又無奈的心情。
雖然鄭度的建議并未被劉璋采納,但他的謀略水平之高于此盡顯無遺。令人不解的是,鄭度這樣一個才干超群的人物,在三國謀士群體中出場時間卻最少,整個三國時代他只露了這一面,此前或此后,他都杳無蹤跡,再未出現(xiàn)過,盡顯高人風范。古人所說“神龍見首不見尾”,用來形容鄭度,可謂再合適不過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