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李斯列傳》中曾說趙高是“宦人”,有“宦籍”,這成為了趙高是太監(jiān)的最早最直接證據,那么是否可以說趙高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監(jiān)呢?這個說法其實涉及到了兩個問題,一是趙高是否真的是太監(jiān)?二是趙高之前是否存在太監(jiān)?
問題之一:趙高是否為太監(jiān)?實際上目前爭論較大
雖然《史記·李斯列傳》提到了趙高“宦人”的身份,而《史記·秦始皇本紀》和《史記·蒙恬列傳》又均提到了“隱宮”一詞,但一直以來關于趙高是否為太監(jiān),其實始終存在爭議,而爭議的關鍵便在于對《史記》用詞的理解。
1、太監(jiān)之說。這種說法認為《史記》中提到的“宦人”指的便是太監(jiān),不過關于趙高是如何成為太監(jiān)的,則仍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趙高是為了復仇而自宮成為閹人,這種說法出自于趙翼的《陔余叢考》,不過這種說法缺乏可靠的史料作證。另一種則依據“(趙高)生而隱宮”認為趙高屬于“天閹”,即為先天殘疾所致。不過,《史記·秦始皇本紀》提到了趙高的女婿閻樂,可見趙高并非“天閹”。第三種則認為趙高是被閹后入宮,這種說法雖然較為合理,但同樣缺乏可靠依證據。
2、非太監(jiān)之說。這種說法認為,趙高既然有女婿,可見其并非天然閹人,而先秦時期的宦官特指在宮內為官之人,這些人并非全部為閹人,除了出入后宮、服侍帝后的奴仆之外,仍然有不少正常人在內宮任職,這部分人被馬非百稱為“仕宦”,“宦官”從東漢時期開始才被用來特指閹人、太監(jiān)。此外,馬非百根據《睡虎地秦簡》提出,“趙高兄弟皆生隱宮”的“隱宮”一詞,其實是對“隱官”的誤寫,而“隱官”其實指的便是類似于后代的“勞動教養(yǎng)”。與此同時,史料從未直接提及趙高遭受宮刑之事,因此判斷趙高并非閹人。
雖然關于趙高是否為閹人,目前仍有爭議,但普遍采用閹人,即太監(jiān)的說法。原因在于《史記》除了提到“隱宮”之外,還提到了“宦人”、“宦籍”等佐證,且這與趙高宮中近侍的身份比較符合,不過關于趙高到底是如何成為閹人的,則由于時代太遠而難以考證。
問題之二:趙高之前是否存在太監(jiān)?趙高之前其實已有閹人
閹人在我國出現(xiàn)的其實很早,有學者根據現(xiàn)有資料推測,大約早在夏商時期,宮廷中便可能已經有了宦官的存在。而到了周朝,各諸侯國已經大多設置了宦官,《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于宦官的記載。不過,“太監(jiān)”這個詞是唐朝才開始出現(xiàn)的。
“寺人”指的便是古代宮中的近侍小臣,大多以閹人充任,而這個職位在周朝時期便已經大量出現(xiàn)。例如《詩·秦風·車鄰》中便有“未見君子,寺人之令”之語,《周禮·天官·序官》中則有“寺人,王之正內五人”的說法,《左傳·僖公二年》中則有“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的記載。
不過,宦官(閹人)出現(xiàn)的雖然較早,但關于歷史上的第一個閹人是誰,目前根本無從判斷。而《左傳·僖公二年》中提到的“齊寺人貂”,則是目前有記載的最早閹人,杜預注說“寺人,內奄官豎貂也。”
公子昭逃到宋國之后,在宋襄公的支持下,帶領宋兵返回齊都,雙方再度劍拔弩張,而豎貂則被老臣高傒誘殺于宮中,無詭也隨后被殺,公子昭得以回宮繼位。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