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復旦登騰訊微校公眾號排行榜榜首,成高校新媒體標桿示范
時間:2016-07-12 15:55   來源:中華網(wǎng)   責任編輯:青青

    2014年元旦后的第一天,復旦大學微信公共平臺悄然上線。2016年初,加入校園公眾號第三方平臺——騰訊微校。6月中旬,騰訊微校2016全國高校公眾號排行榜五月榜發(fā)布,復旦大學官方微信號首次榮登榜首。

    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校園”的踐行者,復旦大學一直走在前列。復旦大學官方公眾號的成功運營并非偶然,背后涵蓋了復旦學子的“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新思維與持之以恒的堅守。

    復旦大學官方公眾號深入每一位復旦學子的校園生活,并受到社會與媒體的高度關注,在微校2016全國高校公眾號排行榜五月榜中名列榜首。微校全國高校公眾號排行榜是騰訊出品的官方 全國高校公眾號排行榜,自2015年7月發(fā)榜以來,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多所985/211高校入榜,截止到2016年6月底,微校接入的高校公眾號數(shù)量已經突破3萬,為全國2500萬大學生提供卓越的服務和體驗。

  服務校園理念是核心價值
 
  主編老師表示,“開通微博時,我們還覺得自己在追趕時髦,而微信來襲后,我們覺得自己在被時髦追趕,如同奔跑中不斷換乘高速列車。從開通之初,我們團隊就一直在思考,作為閉合傳播特色的微信公眾號,如何做好適應讀者和平臺的差異化運營?今天,我們仍然在不斷尋找這個答案。”
 
  復旦大學的公眾號運營之初和許多官方微信號一樣經歷了一個角色多變的轉換過程。作為面對在校師生為主的官方號,每一個內容的制作過程都經歷嚴格的核實、編審過程,作品的編輯更是精心制作、不能“有失身份”;而官方公眾號作為新媒體的一員,每一位小編的腦細胞里都需要注入充滿傳播力的活躍因子,團隊成員甚至會“叫囂”著走向“賣萌”乃至“暴走”的風格道路,內容的違和感時有發(fā)生。復旦大學公眾號運營者向騰訊微校表示,“一會我們是一位嚴肅面孔、一板一眼老先生,一會我們又是一位古靈精怪、活潑可愛的小女孩,直到我們找到了一些方法,制定合適的選題標準、官方語言可視化表達、以提示語或虛擬形象區(qū)分“官方”和“小編”兩種身份等等,這種違和感才漸漸消失,甚至,有時候一位小清新的“老先生”可能更受讀者歡迎。”
 
  在復旦大學公眾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時,除了在校學生外,來自社會、媒體的讀者已經占據(jù)相當?shù)谋壤,但公眾號的定位仍然保持從校園本身出發(fā),借運營者的話說,“我們嘗試以一種貼近生活的視角和平等對話的態(tài)度,讓每一位平凡的復旦人都可以收到關注和問候,每一位普通的訪問者都能得到尊重和回應。”
 
  滿載誠意的內容是宣傳關鍵
 
  公眾號經歷一段時間的運營后,團隊的小編會時常感到創(chuàng)意和資源的枯竭,為了撰寫當天的選題,經常將自己逼在懸崖邊上,然后在最后一刻爆發(fā)出一篇“萬+”推送,但這種做法并不穩(wěn)定。“為了解決資源問題,我們嘗試過走欄目化的道路”,運營者向騰訊微校透露,公眾號曾以一周為單位每天設置一些固定的欄目,如周一推服務、周五講文化等等,每個固定欄目依托一個穩(wěn)定的信息來源,以保證穩(wěn)定的推送,“這需要大量的信息采集工作和資源整合工作,隨著我們校園新媒體的生態(tài)蓬勃發(fā)展起來,這樣的工作逐漸有了可行性。”運營者對此舉充滿自信。
 
  除了推送資源的準備,復旦大學公眾號最早還推出了“復旦ta說”這樣形式和主題都有所突破的欄目,欄目內容會在微信推送中引入語音模式,征集語音投稿,將同學們的語音日記匯編推送。還有“復旦一刻”,在同一時間的不同地點拍攝同學的真實生活,或在圖書館熬夜苦讀、焦慮惆悵,或在流水小橋上倘佯漫步、閑適愜意,或在路途中仰望星空、縱聲歌唱,都是真實的大學生活和別樣的人文情懷,復旦大學公眾號不僅把創(chuàng)新的欄目引入新媒體,而且搬上官方網(wǎng)站和各種文化產品之中。
 
  在每一次太陽升起的清晨,公眾號的小編團隊都在以小組為單位全力挖掘熱點,各小組各自整合選取素材,再通過組間交流,確定最終選題。確立選題后,各成員根據(jù)具體選題重分小組,兼顧形式與內容,按各自所長撰寫文案并配以相應的圖片、視頻、動圖或語音素材,完成創(chuàng)作。“對于偏嚴肅的選題,我們盡量拼顏值,對于需要互動的選題我們提前攢人品,我們原創(chuàng)的動靜圖系列、手繪猜書系列都是滿滿的誠意之作。”運營者對每一個選題都奉獻最大努力。
 
  “我們試圖與高大上的傳統(tǒng)新聞不同,展現(xiàn)普通大學生拉拉雜雜的真實生活,原汁原味,意味雋永。”通過運營者的講述與選題的內容可以知道,公眾號的欄目為用戶創(chuàng)造內容而設計,在新媒體時代完美詮釋“無互動不媒體”的真理。
 
  團隊多樣性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
 
  復旦大學新媒體團隊“新媒體工作室”成員是來自新聞、中文、歷史、技科、環(huán)科等各個專業(yè)的10余名同學,分別在策劃、技術、攝影、文案等方面各有所長。除小編團隊,還有技術團隊晨曦工作室、興趣社團新媒體協(xié)會以及視頻團隊等兄弟團隊給予支撐。與此同時,為增加團隊凝聚力,他們開展了一系列團隊建設和團隊競爭機制。每月團隊會綜合分析閱讀量、互動留言數(shù)和制作質量點評分數(shù),給予制作熱門推送的小組獎勵,以激勵同學們的工作熱情。
 
  而在團隊的外圍,則有更多的興趣小組在研究新媒體傳播規(guī)律,研究熱門活動如何發(fā)起、意見領袖如何產生、推送影響力如何擴散等等。另一方面,技術團隊會不斷為同學制造驚喜,如將公眾號的內容用AR技術“印”到每一位同學的校園卡封面上,讓“黑科技”拉近新媒體和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復旦大學擁有開放輕松的新媒體環(huán)境,包括個人、社團、學院,已經擁有近千個新媒體公眾號,作為官方公眾號的團隊,他們會與其他 的運營者們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合作,把培訓學習、技術服務、推廣機會等等分享給伙伴號,例如以手繪見長的自媒體公眾號“旦先生”已經成為官方公眾號的鐵桿“萌友”和御用表情包。

    踐行“互聯(lián)網(wǎng)+校園”樹立高校標桿

   作為復旦大學的官方公眾號,需要考慮層面更加深入。線上的推廣應為了增益線下的生活,而線下活動也應充分使用線上的優(yōu)勢,團隊的成員能夠認識到新媒體平臺的重要性,用大學獲得的知識投入到新媒體的建設中,學以致用,形成真正的影響力,賦予了官方公眾號更多厚重的意義。

   復旦大學新聞學李良榮教授在2015年的一次發(fā)言曾談到:互聯(lián)網(wǎng)讓我們建立全球聯(lián)系,卻使我們的社會支離破碎;互聯(lián)網(wǎng)讓我們見多識廣,卻使我們思想淺薄,甚至鼠目寸光;互聯(lián)網(wǎng)使人人都成了記者和評論家,但卻使我們弱化了最基本的表達能力。曾經我們沾沾自喜“標題黨”讓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曾經我們?yōu)榭觳臀幕膫鞑チ恼萍佑,但當我們的推送已經成為讀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時候,新的起步是回歸初心,希望在新媒體的世界里展現(xiàn)比現(xiàn)實所見還要豐富和美好的一所大學,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成就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大學。

   復旦大學新媒體團隊巧借“互聯(lián)網(wǎng)+”之力,踐行“互聯(lián)網(wǎng)+校園”的生態(tài)閉環(huán),邁出一條具有創(chuàng)新特色的新媒體運營之路,造就復旦大學官方公眾號成為全國高校的標桿。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