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只看第一學歷,碩士博士又白讀了?
時間:2021-05-30 23:24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又快到了求職季,關于求職的話題又熱了起來。最近一檔某綜藝節(jié)目中,就企業(yè)招人中“第一學歷偏好”進行了探討,不少公司認為本科學歷含金量更高。從“唯學歷論”到如今“唯第一學歷論”,一份好工作的招聘條件層層加碼。
不少本科不如意,取得名校畢業(yè)文憑的求職者大呼“辛辛苦苦好幾年,一朝回到‘解放前’”。一些學生群體也充斥著“本科不好,考上名校研究生又怎樣”的觀點。
需要認識到的是,本科好,說明中學時代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含金量確實高。但本科是非名校,努力后改變了現(xiàn)狀,或進入名校讀博讀研,或更有成就,同樣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含金量一樣不低。
綜藝節(jié)目也好,博士找工作學歷查本科的新聞也好,社會對第一學歷的歧視的核心和解釋從來都圍繞在,高考的一次定終生,用人單位的擇人時最大效率地篩選出合格者……
昨天的我們,可能是大專,是二本,是雙非,是211......當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競爭,突出重圍后,發(fā)現(xiàn)社會告訴一些人,這些人的“昨天”不是985,不是清華北大,那么今天的努力對未來就是效果有限的。
不過從社會整體來看第一學歷偏好,用第一學歷進行篩選,雖然粗暴,卻很高效,可以迅速而排除一部分人群,降低用人單位的選擇成本。
另一方面,社會過于看重第一學歷,也意味著年輕人的成長路徑未必足夠精細與多元?粗氐谝粚W歷,另一個層面就是一種唯出身論,年輕人的情商表現(xiàn)、動手能力被忽略不計。
在此也應該呼吁的是,年輕人的就業(yè)問題其實需要社會來共同解決。第一學歷偏好的背后是社會對人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成本”要求越發(fā)苛刻。而社會如果要有活力,需要對這些年輕人保持“寬容度”,要給他們“容錯空間”。第一學歷差,又被按在了“恥辱柱”上?(胡祥云)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