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費 不做面子的奴隸
時間:2020-04-27 17:1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理性消費,不做面子的奴隸
近日,中青網記者對初中女生昕涵采訪中發(fā)現,就在成年人為中學生的“買買買”大呼“看不懂”時,一種有著鮮明00后特點的消費觀念正在形成。他們花錢并非感性用事愛面子,而是會做“研究”,并且注重實用性。(據中國青年報)
人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經歷不同,自然消費觀也不同。不同年齡階段的年輕人的消費觀,也大有不同,越來越呈現出明顯的界限。80后、90后、00后在談及“衣食住行”時,他們的想法大不相同,80后本著能少花錢就少花錢的態(tài)度生活,90后又開始為孩子努力掙錢時,00后儼然成了消費的主力軍。
年輕一代的消費有時理性,有時也盲目。學生沒有經濟收入來源,家長會定期打給生活費。有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理性消費,注重商品的實用性,量力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校園中,穿名牌鞋、背名牌包的學生大有人在,有的是本身家庭經濟條件允許,但有的卻是“打腫臉充胖子”,愛慕虛榮、盲目攀比,不惜在“吃上”省,也要花近生活費的一半去買名牌鞋、包、化妝品等,只為在同學當中,樹立一個有錢人的“牌面”,好像這樣可以高人一等,“有面子”有滿滿的優(yōu)越感。這一現象折射出現在部分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在本該學習、給自己“充電”的年紀,選擇了不合理的物質追求,值得我們思考與反思。
理性消費,個人要養(yǎng)成正確的消費觀。堅持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fā),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的影響。作為學生,花的是父母的錢,不論自身家庭條件好與壞,要深知“沒有錢是大風刮來的”的道理,都是父母掙的血汗錢,要保持冷靜,要量入為出,理性消費。
家長做好引導,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從小事做起、從小處管起。家長在與孩子一同購物時,要講究商品與自身需求的契合度,不求買最貴的,只求最合適的。按照自己的收入選擇產品,避免心血來潮。讓孩子在自己耳濡目染的影響下,養(yǎng)成健康的消費觀。
社會做好宣傳,大力倡導理性消費。厲行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作為精神,它是永遠不過時的。在全社會宣揚理性消費的典型例子,發(fā)揚厲行節(jié)約的優(yōu)良作風,掀起一股理性消費的熱潮。
塞繆爾·斯邁爾斯講過,“正直的人厲行節(jié)約,注意細水長流,不會大手大腳、胡支濫花,他絕不會淪落到打腫臉充胖子或借債度日的地步。”在社會中,永遠有人比自己有錢,永遠有買不完的東西,這是真理。我們能做的就是,量入為出,理性消費,合理消費,不做面子的奴隸。韓錦秀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