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沉靜的內心讓清明回歸“清明”
時間:2020-04-03 16:1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以更沉靜的內心讓清明回歸“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逢清明人們會人們總會掃墓祭祖,緬懷先人,燒紙放炮,寄托哀思。然而,今年的清明節(jié)因為受疫情影響,清明注定是一個“不一樣的清明”,沒有往年的喧鬧擁堵,沒有洪水一樣的人潮。這畫面看似冷清,卻真正回歸了清明節(jié)的“初心”。
古人有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由此可見,清明節(jié)重在“清”和“明”,而不僅僅是一時的熱鬧。
曾何幾時,傳統(tǒng)清明節(jié)成為一種變了味兒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似乎已經忘記心靈上的沉淀,多的是幾分“形式主義”。 燒紙錢、放鞭炮,甚至有些人會在路邊、廣場焚燒冥物,這些祭祀方式不僅污染環(huán)境、埋下安全隱患,還增加環(huán)衛(wèi)工人工作量,有?茖W祭祀、文明祭祀的新風尚。
所以,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清明祭祀當重在心意而不應是拘泥于所謂的“傳統(tǒng)”形式,特別是今年情況尤為特殊,疫情防控仍然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巨大壓力,“以更沉靜的內心讓清明回歸“清明”又何嘗不是清明節(jié)緬懷先人的新的打開方式。
移風易俗,破舊立新。讓清明回歸“清明”重在心靈祭祀。做好心靈祭祀就當去追根溯源,繼承遺志。用更加環(huán)保、安全、綠色、文明的方式去完成先人的愿望和期盼,而不是用低俗行為助長庸俗之風,毒化社會風氣。讓清明回歸“清明”貴在內心沉靜。當前社會紛繁復雜,庸俗之風盛行,給清明平添很多污濁之氣,污染環(huán)境的同時,更污染了精神世界,為此,守住心靈本真,驅逐浮躁,無疑是傳承清明應有之義。崔澤敏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