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游戲玩家來說他們并不在乎多花點錢在 VR 上,但最近智能手機平臺上漸漸火熱起來的 AR 開發(fā)潮流可能會讓 VR 游戲開發(fā)者越來越難和更多的大眾消費者建立聯系了。
“這是 VR 啊,硅谷泡沫最多就是這東西了。沒人弄明白這玩意兒但每個人都想摻和一腳。任何一個笨蛋都能走進會議室扔下兩個字母‘V’和‘R’,VC 就會把成捆的鈔票砸給你。等他們發(fā)現你的產品根本成不了已經晚了!
這段話來自 HBO 電視劇《硅谷》中的人物 Eric Bachman,雖然他說的有些夸張,但我們真的該想想 VR 究竟會往哪兒走。
對于一些游戲玩家來說他們并不在乎多花點錢在 VR 上,但最近智能手機平臺上漸漸火熱起來的 AR 開發(fā)潮流可能會讓 VR 游戲開發(fā)者越來越難和更多的大眾消費者建立聯系了。
Snapchat 的 World Lenses 和 Facebook 的 Camera Effects 分別證明和展示了移動 AR 與大眾娛樂融合的可能。也許未來會有廉價的 AR 眼鏡出現,但如果你體驗過目前的移動 AR,會相信它們現在已經做得很不錯了。這種“不錯”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更關鍵的是用戶嘲,這正是 VR 最缺乏的。
管 VR 和 AR 有許多技術上的共同之處,很難說二者的關系究竟是競爭還是共享資源協(xié)同發(fā)展。蘋果和 Magic Leap 的產品仍然神秘,HoloLens 遠不到消費者可接受的階段,反而高端 VR 已經出貨一年了,他們本應該捷足先登的。
VR 游戲的確很有意思,但實際情況是連低價的 Gear VR 銷量也不可觀。對 AR 有意的公司卻也盯上了智能手機這一載體,這一例子包括 Facebook 和谷歌 Tango。就段時間娛樂來說,你是愿意從背包里掏出 VR 頭顯還是直接從手機上打開 app 呢?你會反駁說 VR 的體驗更好,但這種產品思維對消費者是無效的,至少現在如此。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