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共有921款國產游戲獲得版號,其中手游數量為910款,在2月審批速度低谷之后,3月過審手游數量環(huán)比增速達36.64%。截至3月底,獲得版號的手游數量約有7000款。按照這樣的審批速度,今年上半年,獲得版號的手游數量有望突破五位數。
相較于往月,3月份過審的七大類手游數量占比大幅降低,2月為74%,3月僅有65%。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許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總局對棋牌類游戲審核政策有所收緊,而棋牌向來是七大類中占比最高的類型;二是作為審核難度相對較低的類型,此前已有大量七大類存量產品獲得版號,占比逐漸下滑也在情理之中;三是市倡品化邏輯的影響,導致普通七大類產品數量縮減而品質逐漸提升。筆者注意到,3月過審手游中,出現了《尋光》、《瘋狂大派對》等知名獨立游戲。
從游戲類型上看,與2月相同的是,棋牌類產品依然穩(wěn)居首位,領先優(yōu)勢巨大。不同的則是:SLG取代跑酷進入TOP6類型;RPG超過益智休閑類坐穩(wěn)次席;MOBA類產品數量爆發(fā),達到5款;出現了2款兒童教育游戲。從這些細微的變化的,我們或許能得出一些關于市場風向的有用信息。
3月一共有89家出版單位拿到手游版號,其中進入過審手游數量TOP10榜單的有12家。咪咕互娛繼2月首次登頂出版單位榜單后,3月成功衛(wèi)冕,不過領先優(yōu)勢略有縮小,僅比排在第2的北京藝科多出3款。另一家運營商平臺炫彩互動排名第5,與2月持平。12家出版單位中,僅有方圓電子音像出版社和天津電子出版社兩家新上榜,格局較穩(wěn)定。
運營單位分布一如既往地分散,3月共有405家運營單位旗下手游獲得版號,優(yōu)果軟件將咪咕互娛拉下王座,以23款的過審手游數量首次登頂。
過審手游款數與對應運營單位數量呈負相關關系,從圖中可看出兩極分化較為明顯。僅有1款手游獲得版號的運營單位多達248家。當然,從TOP榜單來看,還有不少我們熟知的業(yè)界翹楚并未亮相,說明數量只是業(yè)務的衡量標準之一,游戲品質更為重要。
2016年,騰訊手游業(yè)務收入約377億元,同期國內手游市場大盤為819.2億元,也就是說騰訊一舉拿下了46%的市場份額。4月20日,騰訊互娛UP2017召開,發(fā)布了多款手游?梢哉f,騰訊的產品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市場的風向。讓我們來看看騰訊在手游版號方面的數據。
截止2017年3月,騰訊旗下共有36款手游獲得版號,類型分布上,RPG占比31%,很符合當下的市場狀況。排在第2的是棋牌,騰訊本就有休閑游戲DNA,棋牌則是用戶滲透率最高的類型?偟膩砜,騰訊過審手游類型豐富,且比例分布較為平緩。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