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京華時報》消息,8月7日,劉震云 小說《我不是潘金蓮》在北京舉行首發(fā)式,評論家白燁、雷達(dá)、張頤武、張清華等出席。新書講述了一個農(nóng)村婦女告狀的故事,劉震云強(qiáng)調(diào)這不是一部政治小說,而是探尋喜劇和荒誕底線的“底線小說”。
《我不是潘金蓮》簡體中文版與臺灣繁體中文版于同步首發(fā)。書中的女主人公名叫李雪蓮,她為生二胎經(jīng)歷了一場荒誕的離婚案,還莫名背上了潘金蓮的惡名。為了證明之前的離婚是假的,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她走上了告狀路從鎮(zhèn)里告到縣里、市里,甚至誤打誤撞到了北京,把法院庭長、院長、縣長乃至市長一舉拖下馬,但她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
劉震云介紹,《我不是潘金蓮》是《一句頂一萬句》的兄妹篇,兩者在事兒上沒延續(xù),但理兒上有延續(xù),“《一句頂一萬句》是表達(dá)在人群中想找到一句話很難;《我不是潘金蓮》書名還可以叫做《一萬句頂一句》,是慨嘆在人群中想糾正一句話更難。李雪蓮用幾乎一輩子的時間,想在人群中糾正一句話,卻越糾正越糊涂,本來是一件特別小的事,一個家庭離婚案,最后卻鬧成了全國大事!
全書圍繞李雪蓮的“上訪”謀篇布局,但劉震云強(qiáng)調(diào),這部小說貌似寫了官場百態(tài),但不是一部政治小說,實際上想表達(dá)生活背后的喜劇和荒誕邏輯,可以說是一部探尋喜劇和荒誕底線的底線小說,這個底線比道德還要深得多。
幾位評論家對《我不是潘金蓮》發(fā)表看法。雷達(dá)認(rèn)為,劉震云以傾聽的姿態(tài)和狂歡化的敘事表述民間智慧,獨(dú)具特色。張頤武說,《我不是潘金蓮》寫了一長一短兩個故事,“我覺得這本書能分開評獎,短的獲魯迅短篇獎,長的獲茅盾文學(xué)獎。”書中,前267頁李雪蓮的故事被設(shè)置成序言,最后17頁的短篇故事才是正文。張清華認(rèn)為,劉震云的小說中有著對中國的歷史文化、中國人的人性以及整個社會的觀照,“中國社會的復(fù)雜性需要偉大作家通過生動精彩的故事來呈現(xiàn),就像巴爾扎克用《人間喜劇》來表現(xiàn)法國歷史一樣!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