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鐲
翡翠,這種享有“玉石之王”美譽的石頭,大約從2002年到2012年這10年間,價格持續(xù)上漲,這就是今天的“翡翠熱”,一個顯著標志是:2007年的一只滿色、足水、叫價150萬元人民幣的玻璃種翡翠手鐲,今天叫價已是高達5000萬元人民幣——5年時間累計升值超過了30倍!為此,云南翡翠商貿學者摩太先生對這種嚴重偏離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叫價提出了嚴厲警告。但這一善意的警告卻頗遭非議,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是信口雌黃、缺乏科學根據。筆者認為,近十年的翡翠升值是否符合市場規(guī)律,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但確需我們冷靜地思考。而要研究翡翠的價格變化,我們就得回頭看看作為貨幣儲備、相對保值的黃金經歷了什么樣的價格波動。
2007年,國際黃金價格是每盎司五六百美元,99金零售價是160元人民幣每克;到了2012年,二者分別為1600美元每盎、332元每克。也就是說,在這5年時間里,黃金價格用人民幣衡量大致漲了2倍,平均每年漲幅是15%;如用美元衡量,則是漲了3倍,平均每年漲幅是25%。照此邏輯,用人民幣衡量的珠寶的漲價幅度應大致與黃金持平,上下波動大約在7.5~30%的幅度內。
我們還可參照國際鉆石市場的報價。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時期,鉆石價格作為保值指標,經過了少有的5次上調,部分品種(比如3克拉和5克拉這些比較稀有的鉆石)漲幅超過三成。雖然有經濟學家預計到今年年底鉆石價格還將上漲20%左右,但可以肯定的是:鉆石市場如達到50%的年漲幅就將敲響國際市場的警鐘,因為就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鉆石市場因為過分投機,價格瘋漲到超過年漲幅50%,導致崩盤。
除了最近的“鉆石熱”,我們再來回顧一下600年前明代所發(fā)生的那次“寶石熱”。廣州日報博雅版2011年7月2日曾以《緬甸寶玉石無休止從中國吸金》為題對此進行了詳盡的論述:在明朝萬歷到嘉靖年間,從明廷轄下的緬北寶石產地,到遙遠的京師,以白銀結算的紅寶、藍寶價格,竟然暴漲了100倍?上攵敃r的“寶石熱”是多么瘋狂!因為王朝癡迷這種 品,明朝國庫終于不堪重負而產生巨額虧空。
歷史上發(fā)生的“寶石熱”也好,“鉆石熱”也罷,都告訴我們珠寶價格漲幅應該遵循市場規(guī)律。過去5年,黃金價格年漲幅是15%左右,考慮到緬甸政府人為操控翡翠市場的供給和原料交易,估計翡翠的正常年漲幅較之黃金有所擴大,設定大致為20%~50%,那么2007年報價150萬元的手鐲,到了2012年應分別為370萬元(對應年漲幅20%)、550萬元(對應年漲幅30%)或1100萬元(對應年漲幅50%)左右。大家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過分畸熱的翡翠市場價格,其水分究竟有多大。
上述計算只是一種學術嘗試,結果如何當然有賴于市場檢驗,但一個正規(guī)的市場應該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價格變化應該符合左右市場的經濟學規(guī)律。600年前的“寶石熱”可以證明這點,30年前的“鉆石熱”也可以證明這點。目前,這股翡翠熱潮已經疲態(tài)盡顯,因為中國經濟和中國人的消費觀念再也支撐不起這種不大尋常的天價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