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一9歲男孩騎豬上學的視頻火遍全球,豬當交通工具靠譜嗎?
時間:2025-06-14 16:49 來源:必應 責任編輯:毛青青
原標題:巴西一9歲男孩騎豬上學的視頻火遍全球,豬當交通工具靠譜嗎?
騎豬上學,2公里路程僅需1分鐘!近日,巴西一9歲男孩騎豬上學的視頻火遍全球。

這頭豬名為“福蓋特”,在葡萄牙語中是“火箭”的意思。這名字倒跟它的速度很貼切,因為跑得太快,男孩在騎豬的時候不得不戴上頭盔或者安全帽,有時還會戴上護目鏡,以保護自身安全。
但一般情況下,豬的平均奔跑速度約為11-17公里/小時。所謂的“2公里路程僅需1分鐘”的說法,是不是有夸大的成分尚不得而知。拋開速度的快慢不說,豬真的能用作交通工具嗎?
豬被馴化已超 9000年,其智商在哺乳動物中排名靠前,大腦重量約占體重的0.2%,能理解相對復雜的指令、使用簡單的工具甚至能通過鏡子測試。
但豬的獨立意識較強,相比狗、馬等馴化程度高的動物,對人類指令的持續(xù)服從性較差。研究表明,豬在沒有食物獎勵的情況下,對“轉向”、“停止”等指令的執(zhí)行率僅為30%-50%,而經過訓練的馬執(zhí)行率可達80% 以上。
而且豬的情緒容易受到環(huán)境影響,研究顯示,豬在嘈雜環(huán)境中的錯誤轉向率比安靜環(huán)境高4倍。突然的汽車鳴笛聲或者陌生的氣味等都可能引發(fā)應激反應,導致亂竄而失控。
不僅如此,快速行進時豬還有撞上障礙物的可能。豬的雙眼視角約為110°-120°,存在較大的視覺盲區(qū),對側面的障礙物感知能力差。而且其近視程度還比較高,清晰視物距離通常不超過2米?僧斠15公里/小時的速度移動時,從發(fā)現(xiàn)2米外的樹木到要做出反應僅有0.48秒的時間。可豬的大腦皮層神經元數量約為 2.2 億個,比人類的約140億個少太多,因此其處理視覺信息的速度較慢。實驗表明,豬對突發(fā)障礙物的反應時間約為0.8-1.2秒,由此可見其撞樹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且豬的四肢肌肉以耐力型纖維為主,適合行走,而快速躲閃所需要的爆發(fā)型肌肉纖維占比僅為約30%,而馬為50%,所以會導致緊急避障時動作遲緩。如果地面坑洼不平,或者有碎石等障礙物時,會影響豬的行走穩(wěn)定性,導致騎乘者摔倒。
因此雖然通過持續(xù)訓練和人工引導,豬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滿足短距離騎乘的需求,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其生理結構帶來的局限性。從安全角度來說,其娛樂性遠大于實用性。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