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解讀 為何說詩中“李白的哭”歸根結(jié)底于人的悲?
時間:2020-11-02 14:57 來源:歷史百家匯 責(zé)任編輯:沫朵
原標(biāo)題:趣味解讀 為何說詩中“李白的哭”歸根結(jié)底于人的悲?
烏棲曲
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起看秋月墜江波”
停在我心中的李白形象是:秋天,氣清日暖,他騎馬去山里找一個隱居的舊友,迷了路,走得跌跌撞撞不說,渾身扎滿了蒼耳。終于走到了,老友范居士把著臂,一一幫他摘去蒼耳。這是一個很日常、很身體的李白,他懷著知趣,寫到了詩里。
蘇轍說李白:多事好名。在這句話上,我停留了很長一會兒。蘇轍這個人極其溫柔敦厚、謙謙君子,常常給鋒芒惹禍的哥哥充當(dāng)爛攤子守護者。在他自己的個性里,照出的李白就是那個樣子。而李白,也描述過自己
“手持一枝菊,調(diào)笑二千石”“仲尼且不敬,況乃尋常人”——多事挑釁,
“天子呼來不上船”、“世人笑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必須認(rèn)我。
李白行走于世,完全是“大言”的一生。詩里如此,見誰都如此,后來追隨永王,那個年紀(jì),依舊想的是一怒安天下、為君談笑靜胡沙。他貫徹自己的理想和思想,至每一個生活場景,不遺余力地激昂施展,注定不可能長壽——這和他在仙道上的追求如此背道而馳,難道他自己不知道嗎?未必,只是他深信自己是萬重冰心在玉壺。
有一次,我集中地讀到了很多李白的哭。這實在也是個題目,他們每個人哭得多么不一樣。杜甫是“少陵野老吞聲哭”,陳子昂是“獨愴然而涕下”,杜牧是“莫怪分襟銜淚語”,李商隱是“夢為遠(yuǎn)別啼難喚”,而李白是“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跟他們的克制相比,李白是剖心而出,而這一段哭泣是多么攝人——連串的動作,心理轉(zhuǎn)折,疾馳的語言呼應(yīng)著情感:憤悶很快歸于徒勞和荒涼。延續(xù)到他的寫作現(xiàn)場,他如何用毛筆颯颯地寫下這些句子,都應(yīng)該是能泣鬼神的。還有“撫心茫茫淚如珠”、“慟哭為之傾”、“泣盡繼以血”……這些不能以“夸張”草草總結(jié),一個丈夫的淚哭,和他生命里的其他內(nèi)容,是一體的。所以黃庭堅說李白是鳳凰麒麟,就像一個富貴人,雖然醉了說胡話,也斷斷沒有貧寒人的哀乞。
歷史對李白有個粗疏的定位:詩仙,他也確實多次受道篆,雖然不知是否正式出家,但他曾進行了四次正式及非正式的婚娶。當(dāng)時的人形容他目光炯炯:“如餓虎”,這無論如何是出乎我意料的,或者是看的人有點膽怯猥瑣也說不定。李白用典贊美的古人很多,對同代人的大力贊嘆,歌行給了懷素,五言給了孟浩然。懷素和尚且不論,孟浩然的形象是“風(fēng)神秀朗”。后來,他寄詩給孟浩然,還說: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仿佛自慚形穢。
伊沙曾說,李白才不帶王維玩。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李白粉孟浩然,孟浩然粉王維。他粉孟浩然的地方就在于“紅顏棄軒冕”的“棄”,孟浩然一朝棄手,隱逸終生,是有縱橫家情結(jié)的李白做不到的。李白和孟浩然都不順庸情,只是孟浩然一次不順,管了一生,重重提起,輕輕放下。而李白,始終托塔在手,叱咤未停。他倆的名字仿佛應(yīng)該換一下才合適,李白一直得養(yǎng)著浩然之氣,而孟浩然做了山里的青蓮。所以我總感覺,李白其實沒有走出儒家的邊界,他自比孔子,不僅是狂,也是踐行。只是,他的玉質(zhì)、明快、犀利,是會滌蕩并拔高氣場的,所以人們喜歡他。同時他也會給人帶來壓力,形成沖突。大體上說,追求清潔剛健的唐人接得住他,他和唐代兩不相負(fù)。
我們也常常讀到那個含蓄、宛轉(zhuǎn)的李白。如“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幾時。綠楊已可折,攀取最長枝”,那個遲緩的“攀取最長枝”蘊藉了一絲苦味。如《秋思》:“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鸝。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fēng)吹”。無常迅速,其變幻就像曠漠里的一面小鏡子,寫出了小鏡子,也就寫出了曠漠。曠漠者,光陰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所以詞聲酥脆。再如《烏棲曲》,渾然一體,沒有出鋒,甩“起承轉(zhuǎn)合”十萬八千里。也無一處說破,看古人以平等心,底子是人類的整體悲劇感。
蘇轍還評論李白的詩“華而不實”。到了這個層面,蘇轍是終究理解不了李白了。763年,也就是李白將死去的那年,他曾到過謝家青山,“有終焉之志”。那是個海拔三百多米的丘陵,桑麻稻田,炊煙四起。仿佛他生命的調(diào)子最終還是變低了,讓人回憶起——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