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宋朝皇帝清明節(jié)要做什么?皇帝清明的日記,勞民傷財
皇家過寒食是象征性的,并非真的禁火,御廚還是照常開火做飯,為皇帝皇后和各級嬪妃準備琳瑯滿目的珍饈美味。但是到了清明節(jié)那天,為了顯示皇恩浩蕩,皇帝仍然會向他所寵愛的親貴大臣“賜新火”,意思是寒食期間你們一直沒做飯,火種都沒了,今天是清明,我把火種賜給你們,讓你們動火做飯。
火是不分新舊的,所謂“新火”,指的是從無到有的火,確切說,是指剛打著的火,F(xiàn)在打火很簡單,一按火機,啪,火苗子就冒出來了。宋朝沒有火機,有火刀火石火媒子,拿火刀在火石上砍,火星子濺出來,濺到紙做的火媒子上,一股青煙冉冉升起,把煙吹散,把火星吹旺,紙媒子就燃著了,然后可以用這紙媒子點燈,或者點燃干柴。這樣打火,比用火機麻煩,但是還不夠麻煩,最麻煩的是像原始人一樣鉆木取火。麻煩在很多時候跟隆重都是對等的,越麻煩就越隆重(譬如結(jié)婚儀式),為了做到隆重,宋朝皇帝選用最麻煩的取火方式:鉆木取火。
清明節(jié)那天,一大早,皇帝叫過來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太監(jiān),每人分給他們一根鐵鉆、一根曬得干透了的榆木疙瘩,讓他們同時開工,鉆木取火。誰第一個鉆出火來,誰就能得到獎賞。這個規(guī)矩是宋真宗定的,他是個迷信皇帝,沉迷于方術(shù),相信用榆木鉆出來的火是上仙賜給的“天火”,用這種火做飯?zhí)貏e吉利。宋真宗給第一個鉆出火來的太監(jiān)的獎賞是三石米、兩瓶酒和一梃黃金,米和酒不稀奇,那梃黃金很值錢,北宋金銀一般50兩為一梃,在50兩金子的刺激下,想必每個小太監(jiān)都會拼了命去鉆,不惜把手掌磨出血泡來。
鉆出火來以后,點燃一根蠟燭,讓太監(jiān)們送到光祿寺——這是一個專門為皇家做飯并負責宮廷大型宴席的機關(guān)。然后再點燃很多根蠟燭,一一罩上燈籠,讓太監(jiān)們挑著,分別送到親王、宰相、樞密使(掌管全國軍隊的官員,權(quán)力比今天國防部長略大,比軍委副主席略小)、三司使(掌管全國財政的官員,類似于財政部長)等近臣家里去。這個過程叫作“賜新火”,無論對皇帝還是對近臣來說,這都是清明節(jié)那天第一項隆重儀式,不恰當?shù)谋确剑拖駣W運會火炬?zhèn)鬟f一樣。
賜完新火,接著掃墓;始覓吣共煌耖g,首先隨從特別多,其次開銷特別大。北宋前期,秦王趙德芳(戲曲里稱為“八賢王”)去汝州掃墓,光護衛(wèi)的軍隊就多達三千四百人,到了汝州以后,地方官吏都來巴結(jié),也跟著備辦供品,每人又是一大批隨從。這么多人浩浩蕩蕩奔墓地而去,首尾相連一里多,途中免不了踩壞莊稼,免不了騷擾百姓。宋朝慣例,皇室掃墓,供品自備,或者由朝廷供應(yīng),但途中住宿、飲食、防衛(wèi)、購物等等開銷卻需要地方承擔,一個王爺掃一回墓,當?shù)匕傩盏迷义佡u鐵。如果皇帝親自掃墓,那場面自然更大,百姓負擔自然更重。
南宋紹興十三年清明節(jié),皇太后要去南京掃墓,宋高宗讓人為她造預(yù)算,大概需要會子兩萬貫。那時候宋金暫時停戰(zhàn),兵革不興,風調(diào)雨順,連年豐收,物價很低,會子這種紙幣并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通貨膨脹,購買力之強超出后人想象。據(jù)筆者查考《宋史·食貨志》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此時米價始終是200文左右一石,換句話說,一貫會子能買5石大米。宋朝一石米重有47公斤,5石就是235公斤,按現(xiàn)在米價, 超過1000元。所以單看米價,一貫會子至少相當于1000元人民幣,兩萬貫就是兩千萬元;侍蠛苋蚀,本來想掃墓來著,一看預(yù)算,嚇了一跳,為了節(jié)省民脂民膏,派個太監(jiān)代表自己去掃墓了事。
早在北宋初年,皇室人數(shù)不多,掃墓開銷不大,清明節(jié)上墳祭祀,成年男性是都要到場的。幾十年繁衍下去,皇家子孫越來越多,花錢花得宮廷財政漸漸撐不住了,地方上又屢次到御前投訴,告宗室的狀,說他們掃墓途中強占驛站,強征民夫,“所經(jīng)州縣,過有需索”,擾民擾得厲害。于是乎,從宋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開始,皇室掃墓就開始大力精簡人數(shù)。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