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yè)季,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們滿懷憧憬,卻也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圍獵目標”。近年來,各類求職陷阱花樣翻新,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權益受損的困境。以下這份指南,助你避開“高薪”“速成”背后的暗礁。
一、警惕“高薪掛羊頭,低薪賣狗肉”
某些招聘平臺以“月薪過萬”“輕松躺賺”吸引眼球,實則暗藏貓膩。例如,承諾“帶客戶刷單返利”的銷售崗,實為無底薪、無社保的“賭業(yè)績”工作;聲稱“包吃住”的崗位,可能克扣工資抵扣高額食宿費用。應對策略:核查企業(yè)資質(zhì),通過天眼查、企查查等工具確認公司背景;面試時要求書面明確薪資構成,拒絕口頭承諾。
二、識破“付費入職”套路
“交3000元服裝費,明天就上崗”“內(nèi)部推薦費5000元保錄用”……此類要求繳納費用的招聘,往往以“培訓費”“保證金”為名行騙。2023年教育部曾發(fā)布警示,某機構以“央企內(nèi)推”名義騙取畢業(yè)生數(shù)萬元后失聯(lián)。應對策略:正規(guī)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繳費前務必通過當?shù)厝松缇止倬W(wǎng)或12333熱線核實。
三、謹防“協(xié)議陷阱”埋雷
部分企業(yè)利用畢業(yè)生經(jīng)驗不足,在勞動合同中設置“空白合同”“陰陽合同”或“競業(yè)限制”條款。例如,某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要求簽署“三年不得離職”協(xié)議,否則賠償天價違約金;某教培機構以“試用期6個月”為由拒繳社保。應對策略:簽訂合同前,用手機拍攝或拍照留存空白合同,必要時咨詢律師;明確約定試用期期限、社保繳納時間及違約責任。
四、遠離“虛假offer”騙局
詐騙分子常偽裝成HR,以“遠程辦公”“實習轉正”為由騙取個人信息。2022年江蘇警方破獲一起案件,騙子偽造知名大廠offer,誘導畢業(yè)生轉賬“激活名額”,涉案金額超百萬元。應對策略:收到offer后,務必致電公司人事部門核實,切勿向陌生賬戶轉賬。
五、抵制“培訓貸”精神枷鎖
部分機構以“零基礎入職名企”為噱頭,誘導學生簽署“培訓貸款”協(xié)議。某IT培訓機構宣稱“學完包就業(yè)”,實則課程質(zhì)量低劣,貸款逾期后征信受損。應對策略:牢記“先付款再就業(yè)”的培訓均為違規(guī),可通過當?shù)貏趧颖O(jiān)察大隊舉報。
維權貼士:保留面試邀約短信、聊天記錄、繳費憑證等證據(jù);遭遇侵權立即撥打12333投訴,或向法院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求職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保持清醒頭腦,擦亮火眼金睛,方能讓夢想的翅膀避開荊棘。愿每位畢業(yè)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