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沒落" 金像獎的含金量還剩多少 爾冬升不靠港片金馬獎根本辦不下去
時間:2018-04-18 18:02 來源:新浪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原標題:港片"沒落" 金像獎的含金量還剩多少 爾冬升不靠港片金馬獎根本辦不下去
《第三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主題是“青春常駐”,那么在二十年代“出生”的香港電影到了今天仍可以留住青春嗎?港片在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港片最輝煌的年代,當時香港有東方好萊塢之稱,在高峰時期一年產出三百多部電影,產量僅次于美國和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的電影制作中心,其出口量更一度壓倒以內銷為主的印度,與美國分庭抗禮。
不過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港片的產量一度下跌至只有一百部以下,在2003年更低至只有接近五十部,“香港電影已死”的評論不絕于耳。
過去一年,香港產出了七十多部電影,到底港片是在“垂死掙扎”?還是會出現雨后彩虹?為此,網易娛樂 專訪了金像獎主席爾冬升、影帝張家輝、影后劉嘉玲、 導演林超賢、兩屆 男配角得主(1987、1994,暫時兩屆,今年也有提名)秦沛,作為香港影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來為我們說說港片的現況,面對港片“沒落”,金像獎又可否維持它的含金量?未來金像獎的影響力走勢又會如何?
《娛樂FOCUS》第16期 采寫/王燕妮 策劃/宋Yosen 圖/陳少杰
本文系網易娛樂原創(chuàng)深度欄目《娛樂FOCUS》(聚焦)出品,由主力記者和編輯共同打造,直擊娛樂圈各種內幕,解讀熱點事件和人物,每周一期。
現在不是香港電影的低潮
內地市場不會擠壓港片的生存空間
關于金像獎的影響力和含金量,金像獎主席爾冬升導演是這樣看的:在一個歷史過程演變中,你看到片斷的東西就不能代表全面,三百部片的時候是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再回想一下內部,什么情況?那正是內地是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尾的時候,香港人第一批人進去上海去拍戲,所以它整個發(fā)展過程很長遠的。中間上上下下,包括整個社會的演變,所以這是一個電影史,你很難去說現在。
對于香港電影比原來少了很多的原因,爾冬升導演稱隨著內地市場開放,很多投資方北移,這是一個原因,因為市場大嘛。當然有各種問題,比如說它(內地上映電影)沒有分級,很多電影在內地不能上,或者有些題材受到限制,大家都能理解。現在反而不是 潮的。
香港電影什么時候是 潮?
03年非典時期,08年金融海嘯的時候,當時爾冬升他們都很怕,從一百多部片就變成七十部,七十部差點兒掉到五十部以下,當時感覺整個工業(yè)要滅亡了。
不過后來慢慢又起來,恢復了,又到了一百部以上。今年我們七十幾部,并不是很差的。港片也不是不青春,反而這兩年非常青春,很多新人開始出現,所以覺得再給它兩年時間,兩三年情況又不一樣了。
爾冬升的哥哥、金像獎 男配角主秦沛也坦言:過去香港電影 峰時是一年產出三百多部電影,差不多是一天一部電影,確實很輝煌。我也很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香港電影能夠再次像以前一樣,繼續(xù)輝煌下去。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