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們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yè)的機會,賦閑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齡都在23-30歲之間,并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yǎng)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yè)群體”。
▼啃老族詞目簡介
啃老族,又稱“吃老族”或“傍老族”,或者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臺灣的譯音,NEET的全稱是(NotcurrentlyengagedinEmployment,Educationor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國,之后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yè)、不進修或參加就業(yè)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在英國,尼特族指的是16~34歲年輕族群;在日本,則指的是15~34歲年輕族群。
“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yè)的機會,賦閑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齡都在23-30歲之間,并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yǎng)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yè)群體”。
▼啃老族的分布群體
1、能正常勞動有收入,并且能按時交納生活費,但是要依靠父母出錢供其買房買車或者其他 品的。
2、能正常勞動有收入,不交給父母生活費,甚至連其妻兒也跟著吃喝父母的。放肆吧 www.fun48.com
3、無工資勞動沒收入,一切生活開銷都由父母供給的。
靠父母投資經商卻一無所成者同樣也是啃老族,當然啃老族比起敗家子來說還是要 許多的。
▼啃老族的原因分析
現(xiàn)在的啃老族的誕生多半是因為兒時父母過于溺愛的行為而導致的。大多數(shù)啃老族們因為從小依賴父母習慣了,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會上獨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也養(yǎng)成了懶惰和只接受別人的勞動果實的習慣,因而長大了還只會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啃老族”的行為與不當育兒方式有關
為什么當代社會出現(xiàn)了很多成年之后還依賴父母生活的“啃老族”?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啃老族”的行為與他們在6歲前受到的不當育兒方式有關。
在鄭州召開的中國幼兒教師發(fā)展論壇上,幼兒教育專家認為,父母對6歲以下兒童不當?shù)慕逃绞剑瑢е滤麄兂赡暌院笕狈Κ毩⒁庾R和獨立能力,“啃老族”就是鮮活的例子。成年以后,在經濟、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依然依靠父母的人被形象地稱為“啃老族”。
中國園長發(fā)展論壇主席、幼兒教育專家李俊杰說:“就拿吃飯來說,孩子都好幾歲了,父母還給孩子喂飯;或者當孩子自己吃飯把飯灑出來時,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糾正動作,而是對孩子大聲呵斥,這對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種打擊。”
致力于幼兒教育科學普及工作的學前教育碩士李俊杰說:“對兒童正常行為的壓制和約束,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信的品格。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依賴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專家認為,讓孩子自己吃飯,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性,對以后孩子學寫字、學畫畫以及培養(yǎng)動手能力都很有幫助。
根據學前教育理論,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個性和心理素質在6歲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兒童6歲以前養(yǎng)成過多依賴父母的習慣,那么以后再培養(yǎng)他獨立、自信、頑強的品格就會相當困難。
現(xiàn)在人們對中小學教育已經十分重視,但是對于幼兒教育關注不夠。實際上,父母對6歲以下兒童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成年以后的行為方式。6歲以前不當教育方式的后果,是難以挽回的。
▼啃老族引發(fā)的社會問題
1、啃老族不就業(yè)、不學習,常年依附家人,自身能力逐漸退卻,游離于社會大環(huán)境之外,造成自身心理扭曲,引發(fā)自閉癥、社交恐懼癥,有的甚至會引發(fā)犯罪行為。
2、啃老族給家人帶來了極大的生活負擔;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中老年人的生活并不非常富裕,有的僅僅依靠有限的退休工資維持生活,還要支付孩子的生活費、零花錢,甚至房貸,因此,使老年人常常處于焦慮之中,多數(shù)家庭會因此產生爭吵,導致家庭不美滿,危機四伏。
3、不就業(yè)的人口增加,相對的社會上要救濟的人數(shù)也會增加,整個社會經濟曲線亦會呈現(xiàn)向下的趨勢。這種狀況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給社會的穩(wěn)定帶來了沖擊。
▼解決啃老族衍生問題的方法
1、啃老族大多數(shù)是青年人,屬于適齡于工作的中堅性人口,因此造成的勞動資源浪費是不容忽視的。政府與社會資源為了降低社會因此一族群而造成的社會問題,會用各種方案去試圖解決,如擴張就業(yè)、職業(yè)訓練等。然而當經濟情況長期未見好轉時,啃老族對社會秩序的壓力會與日俱增,沖突也會激化。有證據顯示,為了解決青年勞動力過剩的問題,國家會透過公共建設、強制就業(yè)或募兵等方式來消除此問題,但如果經濟本身不能改善,政府的強制性作為會使事件變得更糟,甚至引發(fā)內亂或戰(zhàn)爭。日本與德國皆曾面對青壯年人口在經濟蕭條期大量失業(yè)的情況,亦使用強制手段來解決,結果卻演變成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線,因此除了以經濟層面解決外,別無他法以治本。
2、根據日本內田樹教授的分析,可啃老族之所以成為啃老族,是因為他們認為世間冷漠,所以應傳達出世間還是有溫暖的訊息,讓他們了解生命的意義是與他人的連結及付出,并知道自己的存在價值,想辦法找出適合自己的性向及能勝任的工作。
25歲的小劉雖然娶妻生子,但由于他和妻子都沒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因此生活依然完全靠父母。人們把小劉這樣一群人稱為“啃老族”。9月10日,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張思寧指出:“啃老族這個群體的出現(xiàn),值得獨生子女家庭思考,它的不斷壯大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