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拐棗老是出來沙拐棗,原來這玩意中文正名叫枳椇……
枳椇屬三種,幸虧不多,枳椇(Hovenia acerba)、北枳椇(H. dulcis)和毛果枳椇(H. trichocarpa)。不知道毛果枳椇能不能吃,枳椇和北枳椇都是能吃的。我們看看中國植物志是怎么說的:
中國植物志—北枳椇
漿果狀核果近球形,直徑6.5-7.5毫米,無毛,成熟時黑色;花序軸結(jié)果時稍膨大;種子深栗色或黑紫色,直徑5-5.5毫米;ㄆ5-7月,果期8-10月。
產(chǎn)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北部、湖北西部、安徽、江蘇、江西(廬山)。生于海拔200-1400米的次生林中或庭園栽培。日本、朝鮮也有分布。模式標(biāo)本采自日 本。肥大的果序軸含豐富的糖,可生食、釀酒、制醋和熬糖。
含糖,可食用的部分是果序軸,不是真的果實,長在可食用部位之上的小東西是果實,不是種子。被子植物沒有種子會露在外面的(否則豈不是很丟被子植物的臉?)。
其實這個問題類似“草莓的種子為什么露在外面”。草莓上面的小點點不是種子,是瘦果,草莓好吃的部位是花托。
很多植物都會有一個靠近種子的部位,進化成營養(yǎng)豐富,味道可口的狀態(tài),用來吸引動物傳播種子,在不同的植物中,擔(dān)任這個“可食用”職責(zé)的部位,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草莓和梨是花托,桃子和番茄是子房,荔枝是假種皮,而拐棗是果序軸。
這體現(xiàn)了演化的隨機性。如果碰巧出現(xiàn)了“讓種子附近的東西更好吃”的突變,不管好吃的部位是花托、子房還是果序軸,如果它能吸引動物,有助于植物傳播種子,那么,擁有美味的花托/子房/果序軸的植物基因,就會在基因庫里擴散開來。演化并沒有“欽定”,一定要哪個部位扮演“被食用”的角色。
我們今天看到的演化成果,充滿了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演化經(jīng)常把信手抓到的東西,改造來派另一種用處。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