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要用五角星來代表星星?這可能是一個數(shù)學問題,因為我們筆尖不用離開紙面,一筆五畫就可以畫出一個五角星。你可能不一定注意過,但是這樣的效率高得可怕,要知道畫一個最簡單的空心三芒星,都需要六畫。
天天畫五角星,或許都忽略了它的好處。圖片:老貓
需要六畫的空心三芒星。圖片:老貓
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很多其它的手段來表現(xiàn)星星。譬如最簡單的,用兩條直線組成的四芒星、四條直線組成的八芒星,復雜的話則感覺根本沒有上限,有些人會一層層地描繪星星的“星芒”,直到實在畫不下了為止。
約翰·拜耳《測天圖》局部——看上去就亮得不成樣子的那顆,是全天第九亮星參宿四。圖片:wiki commons
然而從物理上來說,星星都是遠在天邊的巨大火球,絕大部分星星都是完美的球形,除了剛剛我們提到的參宿四。參宿四是一顆劇烈膨脹的紅色超 ,和其它恒星相比,它一點也不圓,但是和五角星比較起來,它還是圓墩墩的,看不出一絲棱角。
參宿四的藝術(shù)想象圖,這幅圖的尺標是整個太陽系。圖片:wiki commons
你可能會說:“我們有圖有真相啊,你看看哈勃望遠鏡照出來的照片,星星都是有星芒的!”但是照片所表現(xiàn)的,真的是真相嗎?
哈勃空間望遠鏡所拍攝的最 的照片之一,M16鷹星云的局部。圖中的每顆星星,都長著四個長長的角。圖片: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實際上,照片只是通過特定儀器,在幾種介質(zhì)上記錄下的物體的像而已,很多很多的光學現(xiàn)象會影響記錄的準確性。光線在鏡頭鏡片間的反射造成的“炫光”、不同顏色的光在鏡頭玻璃中的折射率不同而導致的“紫邊”,在現(xiàn)實中都是不存在的。給星星裝上角的,是另外一種光學現(xiàn)象——衍射。
月球登陸器的照片也少不了炫光的影響。左上角的大光球在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右下角那幾個藍紫色、紅色的暗色光暈也是。對,別以為哈蘇相機上裝上最好的蔡司鏡頭,就不會產(chǎn)生炫光了!圖片:NASA
光的衍射,指的是光有繞過物體,被物體后正后方的眼睛觀測到的能力,這是光波粒二相性的表現(xiàn)之一。不要害怕,我們不會太過糾結(jié)于這個艱深的知識點,我們只需要由這個點衍生出的光的衍射圖樣就好。
單色激光通過狹縫或者光柵形成的衍射圖樣。圖片:mit.edu
當然,這里我們也不打算來計算不同波長的單色光衍射圖樣會有什么差別,只需說一個結(jié)論就好:用相機拍攝一個點光源,如果光源和底片之間存在一條直線障礙的話,照片上的點光源影像就會產(chǎn)生一條與之垂直的,中間亮兩邊逐漸變暗的細線。
大概就是這樣。圖片:wiki commons
是不是感覺有的衍射圖樣似曾相識?是不是有的光斑和之前哈勃望遠鏡照出來的一毛一樣?
哈勃太空望遠鏡組裝時的照片,最左邊那一坨黑色的圓柱形是望遠鏡的二級鏡片,支撐它的八根(特別細的)黑色支架,從正面看,其實等效于上圖的圖5。望遠鏡拍出來的星芒與衍射圖樣類似,也就再正常不過了。圖片:NASA
對,這就是哈勃望遠鏡的結(jié)構(gòu)導致的。哈勃這樣的反射型望遠鏡需要一個置于主反射鏡正前方的二級鏡片,這組鏡片不可能憑空出現(xiàn)在那里,必然有支撐結(jié)構(gòu),而那四根支撐,就成為了孕育星芒的溫床。來看一架稍微簡單一些的牛頓反射望遠鏡吧:
就是前面那個細小的十字形結(jié)構(gòu),給照片里的星星插上了美妙的星芒。圖片:bhphotovideo.com
實際上,這種物鏡的支持結(jié)構(gòu)使用三條支架的也很多,所以看見六芒星(這里我們說的不是大衛(wèi)星“✡”)也不要太過驚訝:
一張向日葵星系(M63)的照片,六射星芒十分顯眼。圖片:republika.pl
如果光學系統(tǒng)里沒有這討厭的支架,譬如說我們用折射望遠鏡,或者更簡單一些,直接用相機,來拍星星呢?有的時候,我們的確可以避免這些本不該存在的星芒,但是有的時候星芒依然不請自來,這是咋回事兒?
是的,有星芒的可以不只是星星。圖片:Andrew Kee
這次搗亂的依然是阻擋光線的結(jié)構(gòu),不是位于視場的中間,而是邊緣。熟悉相機的朋友一定知道相機里有一個叫做“光圈”的結(jié)構(gòu),這個結(jié)構(gòu)是用來控制進入鏡頭的光量,進而影響和照片亮度和景深的結(jié)構(gòu)。因為光圈本身結(jié)構(gòu)的限制,收小的光圈都是多邊形的,而正是這樣的多邊形,造成了衍射。
典型光圈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片:dianajuncher.dk
鏡頭里的光圈結(jié)構(gòu)。圖片:trazeetravel.com
正如反射望遠鏡支架數(shù)量各不相同,鏡頭光圈的頁片數(shù)量也是各種各樣的,因此照出來的星芒也是五花八門。一般來說,偶數(shù)片光圈頁片的鏡頭拍出來的星芒和光圈頁片數(shù)相同,而奇數(shù)頁片的鏡頭拍出來的星芒數(shù)則是光圈頁片的兩倍。
光圈如果是圓形的,或者全開光圈的話,其實是可以避免星芒出現(xiàn)的。圖片:wiki commons
說到底,我們之所以能在照片上看到星芒,都是因為器材的光學缺陷。但是在相機、望遠鏡發(fā)明之前,似乎大家畫星星的時候也都長著“角”?上文引用的拜耳《測天圖》成書于1603年,那時候望遠鏡還沒有被發(fā)明出來呢!
遠在望遠鏡發(fā)明之前,星星“長角”的現(xiàn)象就十分普遍。古埃及塞納姆特墓(Tomb of Senenmut,約建于公元前1479–1458年)的天花板上就刻滿了長著角的星星(真的不是海星)。圖片:youtube.com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人類自身的光學結(jié)構(gòu),嗯,也就是說眼睛,也是有光學缺陷的。雖然說“眼見為實”,但是人眼本身,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光學機構(gòu)罷了,晶狀體是鏡頭,虹膜是光圈,而眼球背面的視網(wǎng)膜是成像機構(gòu)。和相機的光圈相比,人類的虹膜相當高級,它可以隨時隨地保持圓形,但是晶狀體就沒有那么完美了。
人類的晶狀體遠沒有想象中那樣完美無暇。而且從嬰兒(A)到衰老(C),晶狀體表面的紋路還在不斷地越變越復雜。圖片:Dr. Jer Kuszak, Rush Presbyterian / St. Lukes Medical Center
這樣的“鏡頭”,理所當然會導致光的衍射,造成某種程度的衍射星芒。西班牙達薩·巴爾德斯光電研究所(Instituto de Optica Daza de Valdés)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實了這一點。他們用一套復雜的機構(gòu),記錄下了一束綠色光源進入瞳孔完全張開的眼睛后,在視網(wǎng)膜上留下的光斑。經(jīng)過矯正之后,這些光斑的形狀,應該就是我們?nèi)庋?ldquo;看到”的星星的形狀。
記錄視網(wǎng)膜光斑的復雜機構(gòu)(左),以及在視網(wǎng)膜上捕捉到的“星星”(右)。圖片:Navarro R et Losada MA (1995) J. Opt. Soc. Am. A 12(11):2385-2392 / Navarro R et Losada MA (1997) J. Opt. Soc. Am. A 14(2):353-359
通過對這些光斑的分析,研究人員還得出了另外一個結(jié)論:每個人眼里的星星很有可能都是不一樣的。畢竟在他們研究的樣本有限,但是衍射導致的星芒圖樣千差萬別,就沒有一個重樣的。這真是個好消息,只要嘴硬,怎樣畫星星都不能算錯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dstuf.com/